第52章(6 / 7)
薛老夫人却转了话题:“你之前看着晋王府的帖子,是心中有疑惑却又不好问起对吗?”
苏蘅没有回答,薛老夫人叹了口气道:“其实我知道你疑惑什么,你知道我跟家人断绝了往来,却又好奇晋王府为何要给我下帖子,毕竟平日里,我也不与外人来往。”
“我娘家姓纪,”薛老夫人眼睛凝望远方:“京城之中,许家出了一个太后两个皇后,陆家出了一个淑妃……然而大概没人记得,宫城之内,还有个纪美人。”
“我没出嫁前、没跟家人闹翻以前,她便已经被贬为美人了,而今二十多年过去,她依旧还是个美人,”薛老夫人摇头:“这纪美人是我堂姐,当初她身边有个宫婢,是官奴出身……她对那宫婢十分苛待……后来,那宫婢成了晋王妃。”
苏蘅大致是听说过晋王妃的故事的,然而外间的传闻里,只说晋王妃是功臣之后,却没有提到她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
“当初姑母嫁了宁家,纪家是因为这层姻亲的关系,才慢慢兴起的,”苏蘅听故事倒是来了兴致,宁家苏蘅是知道的,晋王妃姓宁,其兄长是太子少傅,苏蘅不可能不知,倒是不知道宁家的外家是哪家,原来却是薛老夫人的娘家,薛老夫人似乎陷入了回忆了:“先姑母是个温和的人,少时我与堂姐尤喜欢亲近她,表姐年岁虽小,但也是很护着我们的。”
“纪家一直以来在外边都算不上什么有名头的人家,堂姐自小又是喜欢争强的性子……故此我俩常受人轻视鄙薄,一直以来,都是表姐为我们出头解围的,”薛老夫人摇了摇头:“我一直都很亲近表姐,我以为堂姐与我也是一样的心思,却不知道其实她一直都在嫉妒表姐——嫉妒她出身好,嫉妒她有个人人敬仰的祖父、父亲、兄长,嫉妒她自小便与皇子有婚约。”
“后来宁家出了事,成年男子尽皆流放,妇人稚儿皆充为官奴,表姐为了摆脱官奴的身份,入宫做了宫女,堂姐后来也入了宫,她刚进宫,位分倒也不算低,巴巴地将表姐讨到她身边,我原以为她是顾念着亲情的缘故,却原来她只是为了炫耀而已,”薛老夫人面色稍稍有些不齿:“当初宁家出事,其他人便罢了,姑母与三个孩子毕竟是自家亲人,大伯父与父亲竟然能够做到不顾念骨肉亲情袖手旁观……我始终是想不明白。”
“后来姑父立了大功,给宁家平反,表姐依循自幼的婚约嫁了晋王,宁家与纪家,却是彻底陌路了,”薛老夫人眉头皱起:“堂姐在宫中不得宠,纪家不甘心,便想再送一个女儿入宫……可纪家两房,本来就只有两个女儿而已,而我与老爷早已经定亲——他们居然想悔婚,悔婚不成便设计陷害老爷——”
“我自己什么能耐我是再清楚不过的,入宫于我而言并不适合,何况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害了自己女婿然后悔婚送女儿入宫……这种破主意也亏得他们想得出来做得出来,只是我却也因此对他们心冷了,怕他们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不得安宁,索性便言明即使是与他们脱离了关系也要嫁给老爷……”薛老夫人有些感慨:“最初我俩成婚那几年,他们也还是不肯消停,处处拿我不孝来挤兑,外人也时常拿这些事来说道,直到我们搬回了薛家祖籍、离他们远远的,日子才安定下来。”
“我至今都没有后悔与家人决裂,不是因为纪家而今越发落败比起当年更不如,而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没有选错,”薛老夫人回过神来:“当初老爷毁了容貌毁了右手失了入仕了可能,我与家人决裂受了刑罚身上有伤又几乎变成孤家寡人……我们都没有嫌弃对方,相互扶持,而今二十余年过去,我们的儿子也大了,成家立业……我们这一生倒也是值得了。”
“只可惜青儿那身子……”薛老夫人面色有些遗憾:“终究是……”
“薛家的祖籍在楚州,晋王的封地也在楚州,”苏蘅不想听她说起薛牧青的事,只把自己想问的问出口:“你们搬到楚州的最大原因是什么?”
“二者兼而有之吧,”薛老夫人点了点头:“幸好有表姐这些年的照拂,否则我们日子只怕还是会艰难。”
苏蘅刚想问,为什么晋王妃不肯认纪家的人偏偏还肯与薛老夫人来往,薛老夫人却又把话题转了回来:“所以,阿蘅你要明白,这路,并不是那么好走的。”
↑返回顶部↑
苏蘅没有回答,薛老夫人叹了口气道:“其实我知道你疑惑什么,你知道我跟家人断绝了往来,却又好奇晋王府为何要给我下帖子,毕竟平日里,我也不与外人来往。”
“我娘家姓纪,”薛老夫人眼睛凝望远方:“京城之中,许家出了一个太后两个皇后,陆家出了一个淑妃……然而大概没人记得,宫城之内,还有个纪美人。”
“我没出嫁前、没跟家人闹翻以前,她便已经被贬为美人了,而今二十多年过去,她依旧还是个美人,”薛老夫人摇头:“这纪美人是我堂姐,当初她身边有个宫婢,是官奴出身……她对那宫婢十分苛待……后来,那宫婢成了晋王妃。”
苏蘅大致是听说过晋王妃的故事的,然而外间的传闻里,只说晋王妃是功臣之后,却没有提到她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
“当初姑母嫁了宁家,纪家是因为这层姻亲的关系,才慢慢兴起的,”苏蘅听故事倒是来了兴致,宁家苏蘅是知道的,晋王妃姓宁,其兄长是太子少傅,苏蘅不可能不知,倒是不知道宁家的外家是哪家,原来却是薛老夫人的娘家,薛老夫人似乎陷入了回忆了:“先姑母是个温和的人,少时我与堂姐尤喜欢亲近她,表姐年岁虽小,但也是很护着我们的。”
“纪家一直以来在外边都算不上什么有名头的人家,堂姐自小又是喜欢争强的性子……故此我俩常受人轻视鄙薄,一直以来,都是表姐为我们出头解围的,”薛老夫人摇了摇头:“我一直都很亲近表姐,我以为堂姐与我也是一样的心思,却不知道其实她一直都在嫉妒表姐——嫉妒她出身好,嫉妒她有个人人敬仰的祖父、父亲、兄长,嫉妒她自小便与皇子有婚约。”
“后来宁家出了事,成年男子尽皆流放,妇人稚儿皆充为官奴,表姐为了摆脱官奴的身份,入宫做了宫女,堂姐后来也入了宫,她刚进宫,位分倒也不算低,巴巴地将表姐讨到她身边,我原以为她是顾念着亲情的缘故,却原来她只是为了炫耀而已,”薛老夫人面色稍稍有些不齿:“当初宁家出事,其他人便罢了,姑母与三个孩子毕竟是自家亲人,大伯父与父亲竟然能够做到不顾念骨肉亲情袖手旁观……我始终是想不明白。”
“后来姑父立了大功,给宁家平反,表姐依循自幼的婚约嫁了晋王,宁家与纪家,却是彻底陌路了,”薛老夫人眉头皱起:“堂姐在宫中不得宠,纪家不甘心,便想再送一个女儿入宫……可纪家两房,本来就只有两个女儿而已,而我与老爷早已经定亲——他们居然想悔婚,悔婚不成便设计陷害老爷——”
“我自己什么能耐我是再清楚不过的,入宫于我而言并不适合,何况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害了自己女婿然后悔婚送女儿入宫……这种破主意也亏得他们想得出来做得出来,只是我却也因此对他们心冷了,怕他们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不得安宁,索性便言明即使是与他们脱离了关系也要嫁给老爷……”薛老夫人有些感慨:“最初我俩成婚那几年,他们也还是不肯消停,处处拿我不孝来挤兑,外人也时常拿这些事来说道,直到我们搬回了薛家祖籍、离他们远远的,日子才安定下来。”
“我至今都没有后悔与家人决裂,不是因为纪家而今越发落败比起当年更不如,而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没有选错,”薛老夫人回过神来:“当初老爷毁了容貌毁了右手失了入仕了可能,我与家人决裂受了刑罚身上有伤又几乎变成孤家寡人……我们都没有嫌弃对方,相互扶持,而今二十余年过去,我们的儿子也大了,成家立业……我们这一生倒也是值得了。”
“只可惜青儿那身子……”薛老夫人面色有些遗憾:“终究是……”
“薛家的祖籍在楚州,晋王的封地也在楚州,”苏蘅不想听她说起薛牧青的事,只把自己想问的问出口:“你们搬到楚州的最大原因是什么?”
“二者兼而有之吧,”薛老夫人点了点头:“幸好有表姐这些年的照拂,否则我们日子只怕还是会艰难。”
苏蘅刚想问,为什么晋王妃不肯认纪家的人偏偏还肯与薛老夫人来往,薛老夫人却又把话题转了回来:“所以,阿蘅你要明白,这路,并不是那么好走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