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只是眼下并不是多愁善感的时刻,苏蘅无心悲春伤秋,只是唤了人由水路与陆路两头找寻唐允。

  这期间,难免会与唐家的人遇上,苏蘅有心讨好,唐家那边却是不理不睬——一开始,唐家只是

  不理不睬而已,等到薛牧青频繁出现在苏蘅身边时,唐家那边对她的态度,几乎算得上厌恶了。

  苏蘅也知道,很多事情其实是藏不住的,她跟薛牧青的婚事虽然还没有公之于众,但唐家自然有途径知晓——虽说两家已经退婚,但是在唐允不见踪影的情况下,苏蘅却已经跟别人有的婚约,换了苏蘅,只怕也是受不了的——苏蘅理解唐家人,然而不管她怎么辩驳都是无力的,何况,唐家连一个解释的机会都没给苏蘅。

  苏蘅不知道,自己若是跳进澄江之中,能否为自己辩白。

  而今唯一能做的,不过是找到唐允而已。

  唐家找了唐允两个月,终究还是放弃了继续找寻下去,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苏蘅远远瞥见了唐夫人一眼,不过几个月工夫,她似乎比以往老了十余岁,模样比上辈子唐允离家出走时,还要憔悴得多。

  上辈子,唐允是自己离家出走的,唐夫人便一直迁怒苏蘅,而今,虽然事情有些怪力乱神太过于巧合,但是隐隐跟苏蘅有关系,苏蘅明白,若是唐夫人因此而恨上她,她也无话可说。

  唐家未必会信那些神神叨叨之事,只是若是迁怒苏蘅能让他们的心情稍稍得以宣泄,苏蘅也无话可说——这大概是她而今唯一能为唐允所做的吧。

  而今他们已经出了澄州地界,澄江汇入另外一条江中,江面更为疏阔,唯一不变的,大概是依旧没有找到唐允的任何消息。

  就连唐家都已经放弃了,一直纵容着她的苏家,也不可能让她继续这样任性下去,佘嬷嬷几次催着苏蘅回京——用佘嬷嬷的话来说,就算苏蘅跟唐允有过婚约,她寻到今日,对唐家对唐允已经是“仁至义尽”,何况,苏唐两家的婚约已经不作数,苏蘅而今的“未婚夫”另有其人,苏蘅就算不顾忌她自己的名声,也该顾及一下薛牧青面子。

  薛牧青的面子……苏蘅心下一哂:这世间,她最不愿意顾及的,大概就是薛牧青所谓的“面子”吧。

  佘嬷嬷在一旁喃喃道:“婚事听闻定在了十月,不管怎么样,小姐而今我们都该回京了。”

  回京?苏蘅心中凄凉——回京做什么呢?回京备嫁,她继续嫁给薛牧青,然后继续重复之前已经重复过无数次的悲剧?

  这样的人生,光是想想,便让人心生绝望,冥冥之中似乎有一双手,翻手作云覆手雨,无论她怎么反抗怎么逃,最终都还是会走上同样的路,殊途同归之后,大概便是重蹈覆辙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