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3 / 7)
这时小昌纠结了,“甜娘,听上去这买卖应该还不错,可我和大哥两人忙不过来呀。”
“你可以雇伙计干呀,季秋也得雇人,否则他的迎亲队由谁抬轿?你们以‘仲勤商行’的名义雇人,因为大家各行的统称为‘仲勤商行’,旗子举得大,买卖才能做大,但付伙计的工钱由你们自己出,挣的钱也是你们自己得不是?”
小昌转了转眼珠子,“雇伙计倒不难,村里那么些闲人,每日给十文的工钱都有人干,就是……一桌酒席该收雇主多少钱?”
金恬拿出算盘拨了拨,说:“普通酒席一桌花费三百文钱,你收四百文足够了,一般人家至少办四桌,多的就是八桌十桌的,也就是一次至少能挣四百文钱,工钱和一些杂费有两百多文足够了吧,那你们兄弟俩也能挣一百多至两百文啊,这可比当轿夫挣得多多了。”
金恬算了这一笔账后,大昌小昌心里顿时窃喜,当轿夫每回挣二十多文钱他们就乐得不行,要是每人能挣将近一百文,那岂不是要发大财了。
不需说,金香抓的就是“杂货铺”了,金香也挺满意,她可以一边做绣活一边卖卖东西,公婆也可以过来帮忙,她可不指望韦保田兄弟俩守铺子,顶多能帮着进进货,因为韦保田兄弟俩已经抢着要当季秋和大昌的伙计了。
韦保田说要当季秋的伙计给他抬轿,韦保业则想当大昌的伙计给跑跑腿,大昌答应至少给他每次活二十文的工钱,毕竟韦保业是他妹夫的弟弟嘛。
金恬又道:“我知道你们都很勤快能干,但最初得进哪些货,如何操作如何定价你们估计还不太清楚,……”
她话还没说完呢,杨梅儿插嘴道:“你以前在县里住那么久,肯定见识多,而且你还曾是殷家的儿媳,他家那么多买卖,你一定知道该如何做的是不是?”
金恬一时还没想好怎么回答,姜氏却提前瞪了一眼杨梅儿,金恬已经是韦家的当家儿媳了,而且还怀了仲勤的娃,杨梅儿动不动提金恬的过往姜氏自然不高兴。
杨梅儿瘪了瘪嘴没说话,金恬浅浅一笑,“我……确实知道一些,今晚上我就细说给仲勤听,让他都写下来,你们拿着写好的单子去进货没错的,具体如何做好买卖你们可以商量或讨论呀,实在不行的话随时来问我,我要是也不明白的话到时候就去县里请教那些老行家。”
说了这些话金恬也觉得累了,韦小妹已经端来了炖好的汤,“二嫂,咱们去里屋吃点东西再休息休息,由他们在这堂屋商量事吧。”
金恬来到自己屋,喝了一碗汤便觉得犯困,她只好脱衣躺下了。她不禁有些害怕,再这样吃了喝、喝了睡,不多久她真会胖成猪的。可才忧思一会儿,她自个儿也不知咋的就睡着了。
堂屋里却热闹得很,大家商量着从明日就开始搭棚子,要搭秒结实、宽敞,既然是商行就不能太寒酸了,具体谁干什么活都分工好了。之后,他们又讨论着每家的买卖该怎么做,各出点子。
看着这热闹的场面,姜氏对韦老二感叹道:“幸好都满意自己抓的阄,也能齐着心做事,比咱们年轻时强多了,那时为了一个碗半根香都能吵得起来。”
↑返回顶部↑
“你可以雇伙计干呀,季秋也得雇人,否则他的迎亲队由谁抬轿?你们以‘仲勤商行’的名义雇人,因为大家各行的统称为‘仲勤商行’,旗子举得大,买卖才能做大,但付伙计的工钱由你们自己出,挣的钱也是你们自己得不是?”
小昌转了转眼珠子,“雇伙计倒不难,村里那么些闲人,每日给十文的工钱都有人干,就是……一桌酒席该收雇主多少钱?”
金恬拿出算盘拨了拨,说:“普通酒席一桌花费三百文钱,你收四百文足够了,一般人家至少办四桌,多的就是八桌十桌的,也就是一次至少能挣四百文钱,工钱和一些杂费有两百多文足够了吧,那你们兄弟俩也能挣一百多至两百文啊,这可比当轿夫挣得多多了。”
金恬算了这一笔账后,大昌小昌心里顿时窃喜,当轿夫每回挣二十多文钱他们就乐得不行,要是每人能挣将近一百文,那岂不是要发大财了。
不需说,金香抓的就是“杂货铺”了,金香也挺满意,她可以一边做绣活一边卖卖东西,公婆也可以过来帮忙,她可不指望韦保田兄弟俩守铺子,顶多能帮着进进货,因为韦保田兄弟俩已经抢着要当季秋和大昌的伙计了。
韦保田说要当季秋的伙计给他抬轿,韦保业则想当大昌的伙计给跑跑腿,大昌答应至少给他每次活二十文的工钱,毕竟韦保业是他妹夫的弟弟嘛。
金恬又道:“我知道你们都很勤快能干,但最初得进哪些货,如何操作如何定价你们估计还不太清楚,……”
她话还没说完呢,杨梅儿插嘴道:“你以前在县里住那么久,肯定见识多,而且你还曾是殷家的儿媳,他家那么多买卖,你一定知道该如何做的是不是?”
金恬一时还没想好怎么回答,姜氏却提前瞪了一眼杨梅儿,金恬已经是韦家的当家儿媳了,而且还怀了仲勤的娃,杨梅儿动不动提金恬的过往姜氏自然不高兴。
杨梅儿瘪了瘪嘴没说话,金恬浅浅一笑,“我……确实知道一些,今晚上我就细说给仲勤听,让他都写下来,你们拿着写好的单子去进货没错的,具体如何做好买卖你们可以商量或讨论呀,实在不行的话随时来问我,我要是也不明白的话到时候就去县里请教那些老行家。”
说了这些话金恬也觉得累了,韦小妹已经端来了炖好的汤,“二嫂,咱们去里屋吃点东西再休息休息,由他们在这堂屋商量事吧。”
金恬来到自己屋,喝了一碗汤便觉得犯困,她只好脱衣躺下了。她不禁有些害怕,再这样吃了喝、喝了睡,不多久她真会胖成猪的。可才忧思一会儿,她自个儿也不知咋的就睡着了。
堂屋里却热闹得很,大家商量着从明日就开始搭棚子,要搭秒结实、宽敞,既然是商行就不能太寒酸了,具体谁干什么活都分工好了。之后,他们又讨论着每家的买卖该怎么做,各出点子。
看着这热闹的场面,姜氏对韦老二感叹道:“幸好都满意自己抓的阄,也能齐着心做事,比咱们年轻时强多了,那时为了一个碗半根香都能吵得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