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5 / 7)
韦仲勤过来帮着金恬收拾衣物,边收拾边说道:“现在民风越来越歪邪了,嫌贫爱富,攀比婚嫁,有些人宁愿嫁到富贵人家受欺负也不愿到贫穷人家吃苦,而且有些穷人家也不善待女人。金菊瞧着就是弱不禁风的,或许真的吃不了苦,就由她们去吧,指不定她们能碰上良善之人呢。”
韦仲勤看似说得很随意其实是不动声色在安慰金恬,他怕甜娘心里因帮不上姐妹的忙而自责,也因被她们误会是故意不帮忙而心生委屈。
“但愿吧。”金恬确实因帮不上金芝和金菊什么忙有些不好受,可她又能帮什么呢,即便想帮忙,在金芝看来那也是害她们见不得她们好,人生观价值观不在同一条路上根本没法沟通。
金恬觉得韦仲勤说得挺对,有些贫穷人家的男人也是猪狗不如的,譬如她姐夫,她姐香娘跟着这样的男人有啥好,金菊以后混成啥样一切都由命吧。
两人收拾好了衣物,再去房里与醉倒的金老爹和大昌、小昌道别,他们小两口就一道回韦家村了。
他们一回家韦季秋就告诉他们俩一个好消息,说张家村有一户人家后日要娶亲,想雇四抬花轿,雇金愿出一百文钱,然后给每人五文的沾喜份子,还能混一顿酒饭。
金恬觉得这个价格太低了,她与村里人说四抬的要一百五十文的雇金,沾喜份子至少每人八文,看来韦季秋是见有生意便急着揽下了。
金恬见韦季秋欢喜成那样便没说啥,少挣一些也是挣,便跟着高兴地说:“这么快就有人找咱们呀,这一笔买卖要是做好了以后肯定有不少人找咱们,看来这买卖能做大哩。不过这价格只能往上涨可不能再跌下去了,殷家的迎亲队至少三百文,咱们的也不比他家的差多少。”
韦季秋笑嘻嘻地点头,然后掰着手指头算着,“我干一次活儿能挣二十五文,要是每日都有活干,那我……一个月能挣……多少?二哥,你帮我算算,我算不明白。”
之前金恬说过,以后有生意了每次她得抽出二十文归自己所有,因为这轿子是她的呀,剩下的由轿夫分摊,所以韦季秋就算了他自己的二十文和五文沾喜份子钱。
韦仲勤拍拍弟弟的脑袋,“怎么可能每日都有活干,哪有那么多人成亲?”
“二哥你不懂,我都说出去了,不仅仅是娶亲可用轿,平时懒得不愿走路,或是一些孕妇走不动路都可以雇轿子。”
韦仲勤笑了,“好吧,就如你所说,咱们整个镇以及邻镇,一个月顶多有二十日的活吧,殷家还要占一半呢,咱们顶多有十次的活,你呀一个月也就能攒个两三百文,不过这也算不错的了,咱俩加起来也有个五六百文钱哩。”
他们兄弟俩在算着账,金恬却把韦季秋说的那话听进去了,不仅成亲的人要用轿,不成亲的人有时候也需要代步工具呀。譬如,像黄包车之类的,跑得快又便利,也够便宜的,县里都没见过,想必黄包车这类代步工具还要过一两百年才有呢。
金恬坐下来一边喝水一边寻思怎样才能做出黄包车来,而且要做很多租出去或卖出去,到时候镇上或县里的大街小巷都跑着黄包车那景象挺不错。
↑返回顶部↑
韦仲勤看似说得很随意其实是不动声色在安慰金恬,他怕甜娘心里因帮不上姐妹的忙而自责,也因被她们误会是故意不帮忙而心生委屈。
“但愿吧。”金恬确实因帮不上金芝和金菊什么忙有些不好受,可她又能帮什么呢,即便想帮忙,在金芝看来那也是害她们见不得她们好,人生观价值观不在同一条路上根本没法沟通。
金恬觉得韦仲勤说得挺对,有些贫穷人家的男人也是猪狗不如的,譬如她姐夫,她姐香娘跟着这样的男人有啥好,金菊以后混成啥样一切都由命吧。
两人收拾好了衣物,再去房里与醉倒的金老爹和大昌、小昌道别,他们小两口就一道回韦家村了。
他们一回家韦季秋就告诉他们俩一个好消息,说张家村有一户人家后日要娶亲,想雇四抬花轿,雇金愿出一百文钱,然后给每人五文的沾喜份子,还能混一顿酒饭。
金恬觉得这个价格太低了,她与村里人说四抬的要一百五十文的雇金,沾喜份子至少每人八文,看来韦季秋是见有生意便急着揽下了。
金恬见韦季秋欢喜成那样便没说啥,少挣一些也是挣,便跟着高兴地说:“这么快就有人找咱们呀,这一笔买卖要是做好了以后肯定有不少人找咱们,看来这买卖能做大哩。不过这价格只能往上涨可不能再跌下去了,殷家的迎亲队至少三百文,咱们的也不比他家的差多少。”
韦季秋笑嘻嘻地点头,然后掰着手指头算着,“我干一次活儿能挣二十五文,要是每日都有活干,那我……一个月能挣……多少?二哥,你帮我算算,我算不明白。”
之前金恬说过,以后有生意了每次她得抽出二十文归自己所有,因为这轿子是她的呀,剩下的由轿夫分摊,所以韦季秋就算了他自己的二十文和五文沾喜份子钱。
韦仲勤拍拍弟弟的脑袋,“怎么可能每日都有活干,哪有那么多人成亲?”
“二哥你不懂,我都说出去了,不仅仅是娶亲可用轿,平时懒得不愿走路,或是一些孕妇走不动路都可以雇轿子。”
韦仲勤笑了,“好吧,就如你所说,咱们整个镇以及邻镇,一个月顶多有二十日的活吧,殷家还要占一半呢,咱们顶多有十次的活,你呀一个月也就能攒个两三百文,不过这也算不错的了,咱俩加起来也有个五六百文钱哩。”
他们兄弟俩在算着账,金恬却把韦季秋说的那话听进去了,不仅成亲的人要用轿,不成亲的人有时候也需要代步工具呀。譬如,像黄包车之类的,跑得快又便利,也够便宜的,县里都没见过,想必黄包车这类代步工具还要过一两百年才有呢。
金恬坐下来一边喝水一边寻思怎样才能做出黄包车来,而且要做很多租出去或卖出去,到时候镇上或县里的大街小巷都跑着黄包车那景象挺不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