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心里权衡一下东海海军的实力,皇帝点头道:“也好,我唐国虽可放宽心胸不与那些来自弹丸之地的海匪计较,但总是要让他们记住此类罪行不可再犯。”

  皇帝话音刚落,萧诚就站了出来:“启禀父皇,儿臣以为不妥。”

  皇帝脸色一沉,问道:“哦?为何不妥?你说说看。”

  既然觉得不妥诚儿方才不说,非等他下了决定再说?

  如皇帝所想,萧诚就是等着要反驳皇帝:“启禀父皇,东海海军虽在前一次战役中大获全胜,但那是因为海匪已经抢夺到足够的粮食,正往匪巢回返,捷报上所谓的落荒而逃怕是与事实有所出入。何况若乘胜追击,便是我军要远航入海,探入敌营,在对匪巢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追击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萧永眉心一蹙,冷声呵道:“你这是在质疑父皇的决定?”

  萧诚不慌不忙地躬身道:“事关东海安危,请父皇见谅,恕儿臣失礼。但是否出兵,还请父皇三思。”

  段子鸣一脸不情愿地出列,向皇帝行礼后道:“启禀陛下,臣赞同吴王的意见。臣虽没有领兵的经验,可正如吴王所说,前线捷报上的大获全胜本就有待考证,若是乘胜追击,那自然没什么好怕的,可若根本就没有乘胜一说,那再追击海匪恐怕要得不偿失。如今海匪已撤,臣以为应当让东海海军休养生息,为来年做好准备。”

  段子鸣这话说完,就有更多的官吏出列附议,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官,大多站在萧诚这一边,而余下的就都垂着头默不作声,摆出一副“我不懂所以不管”的姿态来。

  皇帝对众人的反对心有不满,毕竟这些人都是在他做出决定之后才来反驳的,可萧诚说的有道理,而段子鸣即便跟萧诚不对盘也要出来附和,事关东海安危和唐国体面,还是要慎重。

  “吴王和楚国公说得也有道理,传令到东海,要他们静观其变,若海匪再来,便全力迎战,若不来,便好好休养生息,来年朕不想再听到东海沿岸损失惨重的消息。”

  “陛下英明。”

  众人齐声拍个没什么用的马屁,各自退回原位。

  又谈了几件无关紧要的事情,早朝便就这样结束,离开宣政殿时,段子鸣还瞪了萧诚一眼,并且重重地冷哼一声。

  萧诚也没说什么,与萧羽结伴同行,离开了皇宫。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