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梁王妃披头散发,干枯苍白,旧衣破裙伏在地上哀哀哭泣,“姨母,姨母,我娘亲在世时你是如何说的?你说我欠姐姐这一回,姐姐放心,你的女儿我一定帮你照应着。现在呢,现在我的王夫我的儿子都要被杀头了啊!可怜我的小世子他才八岁,他还是个孩子啊!太后,太后救命。”

  “你既是当家冢妇,册封的王妃,就该知道劝诫夫君规行矩步,谨慎行事。可你呢?你娘亲当初是怎么教育你的?男人肆意妄为,你不仅拦着谏着,反而一味顺承讨好,甚至变本加厉,我怎么听说罢占田产逼死人命这种事还有你的份?”太后板着脸,闭着眼,手里照常握着一串佛珠。

  梁王妃连跪带爬的扑过来,又被宫女拦住:“太后,我不过一个妇道人家,哪里管得住王爷?他把坏事安在了我的名下,我哪里知道?”

  太后冷笑道:“妻贤夫祸少,依我看,你也忒贪吝了,又只知道奉承讨好男人,如今祸事临门,这滔天之罪,哪个救得了你?”

  梁王妃听说,浑身一震,再次抬起头来,神情有些骇人,眸光已近疯狂:“陛下,还有陛下,当初要不是借我们的手,小丽妃娘家能玩完?登上大宝的说不定就是不他二愣子刘瀚,而是诚王刘沐!这已经不是过河拆桥了,这是卸磨杀驴啊!太后,太后难道您忘了?我们梁王府可是从龙之功啊!”

  “够了!”太后爆喝一声,浑身都在发抖,半晌才喘匀了气,厉声骂道:“陛下登基乃是先帝遗嘱,奉天承运,你浑说些什么?”

  太后冷笑连连,眼中也是寒气升腾,梁王妃被这眼神逼的退居殿角再不敢乱叫,却依然泪珠滚滚不甘心的看着她。太后脸上的肉仿佛化了一般,往下耷拉着,显得极为可怖,最终开口狠狠的道:“你的儿子死不了,你的舌头可要留神些。”

  梁王妃连连点头,叩首如捣蒜。

  太后又看了看面前的佛经,心里默默叹息:自己还真是年纪越大越心软了,若是早些年,她会不斩草除根?

  太后老人家亲自开了口。皇帝愿意当一回孝子。小世子废为庶人,保住了一条命。

  风波乍起之时,袁妃娘娘正在剥莲子,她打算煮银耳莲子羹。秀美的手指,清凌凌的水,碧瓷小坛,玉簪云髻,月白羽纹纱衣,淡烟流水般美好,静静的就像一副画。若是有心人欣赏,便会妥帖收藏。消息传来,她微微一怔,一枚莲子滚到了地上。抬头望了望这阔大的宫室,她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入宫缘由。

  她的父亲老定国公才到中年便缠绵病榻,母亲无力庶务转而投向了神佛。而她的好二叔好三叔为了自己奢侈糜烂的生活,最常干也最爱干的事就是跟户部借贷-----然后由长房去还钱,后来还出现了霸占民女盘剥私产的恶行----统统由长房顶着。新帝登基,正是各部门开足马力献功的时刻,连着几道弹劾把整个国公府推向风口浪尖。她到现在还记得自己对病榻上的父亲说的话:“我是袁家嫡女,长女,父亲病重,幼弟无依,袁家有事,我不顶着谁顶着?”她入宫见幸,冷暖自知,却绝对不会后悔。

  她也还记得当初弱弟愧疚自责之语:“大抵男儿没本事才让女子受着委屈。”

  其实她很想说嫁谁都是嫁,难道不嫁皇帝就不会委屈了?但凡人生,总要有点磨难才像活着。该拼的时候,就要拼一把。

  子羽(袁父的字)没有辜负她。袁妃微微昂首转了转眼睛,将那点泪光尽数隐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