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听何青云三位是来自文清书院的,张大嘴立刻激动道:“你们是文清书院的?难道是和我们尚儒书院比赛的那个文清书院?”

  一看张大嘴的那个神情动作,何青云就知道他肯定知道比赛的事情。也没打算瞒过他,何青云笑着道:“是啊,张大哥说的不错,我们就是来参加比赛的!”

  张大嘴夸张地说道:“哎呀呀,原来三位就是大名鼎鼎的文清书院来的三位才子啊,真真是失敬了。你们昨天的比赛,我可是亲眼目睹了,你们可是接连胜了三场比试啊,可真是了不起!来,我以茶代酒敬你们一杯,能和你们一起喝茶,实在是太荣幸了!”

  何青云三人没想到这个事情传的如此之快,范围如此之广。不过被人夸,哪里有不高兴的,三人笑着举杯谦虚道:“张大哥实在是过奖了,我们也只是侥幸而已,尚儒书院的名声可不是虚传的,作为对手,我们可是压力不小啊!”

  张大嘴摆手道:“哎,三位就不要谦虚了,我看人从来不会错,我有预感,接下来的两场比赛,你们肯定能赢!”

  三人笑着对视一眼,对着张大嘴感谢不已。说完了这些虚话,张大嘴可算是进入正题了,他自信的一笑,给何青云他们说的那是头头是道。

  经张大嘴介绍,龙泉镇有三大特色小吃,来到龙泉镇没吃到这三种食物,那算是白来了。

  第一道,媒婆豆腐。这个媒婆豆腐呢并不是指媒婆做的豆腐,而是有一段美好的爱情故事。

  据说,十年前,这个媒婆豆腐摊还是如今摊主的老爹在经营。他主要是卖一些豆腐制品,什么豆腐花啦,臭豆腐啦以及一些附属豆制品。

  因着老摊主炸臭豆腐可是很有一手,附近一条街都能闻出臭豆腐的香臭味。不是有很多人能够接受这种闻着臭,吃着香的食物,但是偏偏就有一个书生与富家小姐对此情有独钟。

  此书生名为张生,家境普通,就读于尚儒书院,家里全靠一个老母做得一手好针线活,勉勉强强的维持着读书与生活。

  张母终日做针线活,天长日久,眼睛自是大不如从前。张生此人十分孝顺,不忍老母如此劳累,便利用空余时间写些对联字画来到街上摆摊,希望挣上几个散碎银子补贴家用。

  可是摆摊也是需要缴纳摊位税的,张生没法,只得失落的抱着字画回家。再经过臭豆腐摊时,闻到了这个臭味,觉得十分嘴馋,便咬牙点了一碗臭豆腐。

  吃到嘴后,发现竟是如此美味,便十分珍惜,小口小口地享受起来。老摊主正愁没什么生意,张生的这种享受表情可是为了吸引了顾客。

  人家看着张生吃着这么臭的东西还能如此享受,均大感好奇。有些大胆的吃货便两点了一小碗尝试,果真,吃了第一口就完全停不下来的节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