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2 / 3)
他揉了揉酸涩的眼眶,翻过一页书册。
陆匀之敲门进来,端着一碗热粥。
“你没睡啊?”他看着桌上摊开的书籍皱了皱眉,“今日是姑父的葬礼,老太太要当着众人正式公开你这位新任家主,你就顶着这么一张憔悴的脸出去?”
荀安笑了笑,“正好,便说我因为宰相薨逝,伤心了整夜。”他吃下一口鸡丝粥。
“皇帝已经向大理寺卿彭绍大人提交了三皇子与乌邪木的通信,证实他在边境,曾许诺敌军首领,若他登基,便割地赔款。那信是乌邪鸣带过来的,匈奴王深感皇帝文治武功,大梁国力强盛,主动进献这些书信,望将功补过,与我朝修好。”陆匀之歪歪扭扭地倚在桌案旁,抱胸道:“三皇子这次肯定在劫难逃了。”
“他不能死。”
“你说什么?”
“他是先帝属意的国君,他不能死。”
陆匀之颔首,“我也有听过这一说法,那你打算救他?”
荀安三两口把碗底的粥刮尽,边忖度着,关键在于大理寺卿彭绍。
他母亲陆邕当年曾向宰相提出,由她亲自在落榜士子中挑选人才,充作傅家门客,科举取士,只考验士子背书的能力,极为片面,每年有许多有才之士,成为沧海遗珠。现任大理寺卿彭绍大人,便是这些人中的一员。
彭绍大人从先帝时期,便在大理寺做个踏踏实实的抄录小官,十数年如一日,直到陛下登基,朝中官员大换血,前任大理寺卿被废,他资历老,且不偏向任何一派势力,升任为大理寺卿。
最近几月,京城风云变幻,彭绍大人逐渐树立了威信。从十月的傅祎刘瑟遇袭一案开始,到最近世家子弟频频作乱之案,他身为旧日傅氏门生,不偏不倚,铁面无私,公正地处理每一个案子。他如今在民间的威望甚高,百姓称其为大梁的“彭青天”。
他声名鹊起,李凌风应是乐见其成的,这位年轻的皇帝最喜欢名正言顺地做坏事,不留下任何会被人非议的证据,大理寺卿再公正,也无法参奏他的不是,相反,只能被他所用,拔出一个个异己。
既是陆邕旧日一手提拔,不知他这个陆邕之子的话,是否分量重些。
↑返回顶部↑
陆匀之敲门进来,端着一碗热粥。
“你没睡啊?”他看着桌上摊开的书籍皱了皱眉,“今日是姑父的葬礼,老太太要当着众人正式公开你这位新任家主,你就顶着这么一张憔悴的脸出去?”
荀安笑了笑,“正好,便说我因为宰相薨逝,伤心了整夜。”他吃下一口鸡丝粥。
“皇帝已经向大理寺卿彭绍大人提交了三皇子与乌邪木的通信,证实他在边境,曾许诺敌军首领,若他登基,便割地赔款。那信是乌邪鸣带过来的,匈奴王深感皇帝文治武功,大梁国力强盛,主动进献这些书信,望将功补过,与我朝修好。”陆匀之歪歪扭扭地倚在桌案旁,抱胸道:“三皇子这次肯定在劫难逃了。”
“他不能死。”
“你说什么?”
“他是先帝属意的国君,他不能死。”
陆匀之颔首,“我也有听过这一说法,那你打算救他?”
荀安三两口把碗底的粥刮尽,边忖度着,关键在于大理寺卿彭绍。
他母亲陆邕当年曾向宰相提出,由她亲自在落榜士子中挑选人才,充作傅家门客,科举取士,只考验士子背书的能力,极为片面,每年有许多有才之士,成为沧海遗珠。现任大理寺卿彭绍大人,便是这些人中的一员。
彭绍大人从先帝时期,便在大理寺做个踏踏实实的抄录小官,十数年如一日,直到陛下登基,朝中官员大换血,前任大理寺卿被废,他资历老,且不偏向任何一派势力,升任为大理寺卿。
最近几月,京城风云变幻,彭绍大人逐渐树立了威信。从十月的傅祎刘瑟遇袭一案开始,到最近世家子弟频频作乱之案,他身为旧日傅氏门生,不偏不倚,铁面无私,公正地处理每一个案子。他如今在民间的威望甚高,百姓称其为大梁的“彭青天”。
他声名鹊起,李凌风应是乐见其成的,这位年轻的皇帝最喜欢名正言顺地做坏事,不留下任何会被人非议的证据,大理寺卿再公正,也无法参奏他的不是,相反,只能被他所用,拔出一个个异己。
既是陆邕旧日一手提拔,不知他这个陆邕之子的话,是否分量重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