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有的村民被分了工,每个区域有人负责记录着工作量。还有一个总负责整个石板大坝上工作进度的人。而此时他就拿着话筒吆喝着,“相亲们,加把劲,农忙后就分粮。今年小麦大丰收啊,乡亲们再也不用挨饿了!”“有一份付出就有一份收获,乡亲们赶紧行动起来吧。”

  叶秋直接朝着一群翻着麦秆的老婆婆走去,碰见认识的人就立刻按照唐伟山的辈分叫奶奶,婶子或者祖奶奶。

  被问候的人有些疑惑了,“这姑娘是谁?”

  “不认识。”

  “对,没见过。”

  “好像是昨天从城里来的知识青年呐。”

  众人纷纷议论起来,城里来的知识青年就是不一样,嘴这么甜。不过按照惯例是要休息几天吧,怎么第二天就来这边上工了。众多老婆子很是不解。

  叶秋在众人不解中走向一个六十岁左右的老妇人,老妇人个子不高,只到叶秋耳边,身材瘦弱,穿着一件深蓝色斜领短袍,下身是同样颜色的裤子,只是衣服和裤子全是补丁,此时正佝偻着背,认真地翻着麦秆。

  这是叶秋上辈子的婆婆,唐伟山的母亲周菊,如今实际年龄只有五十五岁。

  叶秋来到了周菊身边,想搭话,却发现婆婆周菊低着头,认真刮着麦穗。一时也不知道从何说起。站在一边踌躇了会,叶秋又看了过去。这才发现,未来婆婆周菊做的活计落后了其他人一大截。

  未来婆婆周菊年轻时因没干过活手脚慢,工分低。如今干了几十年,活计也熟悉了,可人却老了,手脚也慢了下来,所以工分依旧低。只是没想到她竟然落后三分之一的距离。

  建设村村大队分派活计其实还算蛮合理,按照年纪来分。壮年则是割麦子和背麦子,打麦子,以及犁田等等需要体力的活计。年轻的妇人则是拾掇田坎,为以后点黄豆做准备以及一些地里的农活。而年老的则主要在石板大坝,晒麦子,翻麦梗。

  当然费力气活计的工分跟轻松活计的自然不一样,按照体力的不同分十分,九分,八分,七分。然后在根据每个人的实际工作量的占比计算工分。

  周菊这一组虽然是年老的,可她们活计也不算轻松,是按照八分算的。

  她们主要负责把堆在石板大坝的麦靶子,两把麦子麦穗部分对着放置,依次排成一条十米远的麦靶子路。接着就有打麦子的人,用梿盖鞭打麦靶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