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今年真是喜事多多,杨桃二嫂还没出月子,赵贵媳妇刘芳就有了反应。记得那天赵二叔一家来帮他们家收稻谷,赵二叔家土地比赵墨家还多,人家三个儿子个个分到土地,但人家都是壮劳力,那哥三干活没话说,早早的收了自家的稻谷,来赵大山家帮忙。

  杨桃刘芳赵小妹三个在院子里晒稻谷,刘芳蹲的久了,站起来两眼一抹黑晕了,幸好赵小妹就在旁边,接了个正着,没摔着,扶到旁边坐着,稻谷今天收完的早,才申时左右,这堂兄弟四个(赵墨和赵二叔家的三个儿子)高兴,到大洼子洗澡顺便摸了几条鱼起来,不想刘芳一闻到鱼的味道就来反映。

  家里除了赵小妹和杨桃,都是过来人,自然是请了赵大夫来确认一下,这一把脉有了,赵贵那张黑脸笑的开了花,惹得赵良更不得劲,缠着赵二婶话里话外说什么年纪大了,哥哥们都娶了媳妇,有了孩子,他自己还是孤家寡人一个。

  赵二婶一度觉得这孩子是不是受什么刺激了,不然一提到成亲就一副不愿多谈的人,现在变得这么恨娶,赵二婶把这话和赵母一说,赵母一句这是好事,得趁着良哥自己想通了的这个劲头,把婚事给办了,赵二婶一想也是,多方打听待字闺中的女孩。

  杨桃二嫂满月这天,杨桃夫妻两又回了杨家一趟,带了鸡蛋和麻花,去送祝米,这天那小家伙特意穿上杨桃给做的小衣服,肚子上一个可爱的小猴子,白白胖胖的睡在襁褓里,要吃要尿就哭,就是不愿意睁眼,可招人稀罕了。

  赵墨和大舅子他们待在一起,时不时帮忙砍柴跳水,做些力气活,这时候杨家的亲朋好友都来了,赵墨也算是认认人了。

  祝米过后,杨桃回家来就开始慢慢刨洋芋了,这会儿就不急了,家里的口粮都搬回来了,老天给脸,连续一个月的大太阳,把他们的稻谷晒得干干的,堆在家里防潮的屋子里,赵墨特意去粘了一袋子新米,让家里人尝尝鲜,赵母特意做了满满一锅白米饭,没加面,炒了肉和鸡蛋,炸了洋芋,用小葱拌好,一家人吃美美的吃一顿,杨桃表示自家种的稻谷就是香,光吃米饭就蘸着酱,她都能吃两碗。

  现在活计不忙,就差刨洋芋和整地,赵墨也有时间来实行他的造人大计,不过首要任务就是媳妇得再养壮实点,得趁着这个时候多进山几次,多挣些银钱,没得儿子媳妇娘两都养不起,还有儿子的小床也要赶紧做,就按大人的尺寸来做,好叫那小子从小睡到大,都不用换地方,以后一年给做一张,还有院子里得搭个葡萄架子,找几棵葡萄种上,再从他认识的石匠那里订一套石凳石桌,篱笆下明年春天也要种上几棵蔷薇花,院子西南角还得种上一课桃树,过年去岳父家拜年的时候就从他们家要一枝好了。

  ☆、第 66 章

  这年秋讳桃源村又出了一件轰动全村的大事,近百年来的第一个举人。

  田密站在廊荫上,摸着凸起的小腹,她身后的屋檐下挂了几吊玉米,厨房里堆着麦子稻谷,是她的父母带着妹妹过来帮忙收起来的,两口子的地本来不多,只是她怀着身孕,丈夫又去参加科举了,完全没有办法,幸好她娘家想着他们,婆家根本就指望不上。

  罗家分家了,但是没分院子,当初她想着自己家盖栋小院子,把这个想法告诉丈夫之后,他并没有做声。家里大部分钱都是她挣的,他虽然没说什么,但是她知道他,他平时用的笔墨纸砚样样都要花钱,还有他参加科举,更像个无底洞,基本上就是她挣钱他花钱,这多少让他不舒服,为了丈夫,所以盖房子的想法只能作罢。

  今天丈夫从恩师家拜访回来之后,就被罗秀才使了二儿子叫过去了,去年过年的时候丈夫携着她去他恩师家拜访过一次,不过她并没有见到他的恩师,只见到了他的师母,一个落魄的官家小姐,有着官家小姐的气度,当然也丢不下官家小姐的架子。

  婆婆他们正屋里正热闹着,那阿谀奉承的声音在这边清晰可见,空气里一阵阵酒肉香。

  公婆今天请人秋收,她是知道的,还不是仗着他们夫妻的面子,罗文斌已经是举人了,来巴结奉承的人在她这里没门路,只能找上罗郑氏了,这不就有了帮忙秋收的事情了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