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对对对……”周天昊闻言,只急忙接口,扭头见谢玉娇眸中的几分笑意,便知道她是故意为之。

  众百姓头子听说坐在谢玉娇边上的人是当今睿王,只忍不住就跪了下来磕头道:“睿王殿下,我们如今是真的走投无路了,我们的地方被鞑子占了,要是不跑也是死路一条,可如今跑了,却也不知道要跑去哪里,谢姑娘说的不错,咱没理由在这边呆着不走,可又能走到哪儿去呢?”

  那几人听他这么开口,只纷纷都点头称是,又有人开口道:“前一阵子,我们几个想着如今年过了,好歹去城里找个营生,可是人生地不熟的,往哪儿去找去?我们又是外地口音,那些掌柜的听了就不要了,只说我们外地人靠不住,我们都是老实的庄家汉子,怎么就靠不住了,便是做不成别的,打杂跑腿的事情,总也能做几样的,只要有口饭吃就行了。”

  朝廷南迁,金陵城一下子涌了十几万人进来,本地的商户虽然生意好了,可到底对外地人还是不放心的很,宁可月银高一些,也好过请这些不知根不知底的外地人,这一点谢玉娇最清楚不过,就连她自己也是这么嘱咐自家的掌柜的。

  谢玉娇拧了拧眉头,这真是个大问题啊。不然她还是撒手不管算了,反正如今朝廷也在金陵了,实在不行,把这些灾民都召集起来,去行宫门口请个愿什么的,看朝廷还会不会不管?

  只是……如今皇帝都是自己的大伯子了,皇帝心烦,周天昊势必也要心烦,这连锁反应,她到底还是要考虑几分的。

  谢玉娇支着肘子想了半日,一双秀美都拧得紧紧的,最近在城里住的太舒坦了一些,她已经好久没费脑子想那么难的问题了。

  一千多人……谢家宅两百多户的人家,也不过就一千多人。

  谢玉娇想得脑仁都要疼了起来,忽然就灵机一动,只扭头看着周天昊问道:“我问你,朝廷如今还缺做棉大衣的绣娘吗?”

  谢玉娇想起当日给朝廷赶制那五千件棉袄,足足花了有一个月时间,动用了谢家宅上百个妇人,那时候她只嫌人力不足,恨不得一下子能有几百号女工才好,如今这上千名的难民中,少说也能凑出百来号人来,且古代的妇女都会针线活,若是能将她们集合起来,建一个绣坊,那至少这一批人就可以自给自足了。

  “朝廷怎么不缺,这些东西有时候用现银买都买不来,还有发国难财的无良商人,哄抬了价格上去,军营里的棉袄就从来没有够过的。”不过也好在了棉袄不够,谢老爷才会想到捐棉袄,这鬼使神差的,谢玉娇的菱花镜还救了他一命,所以,对于周天昊来说,棉袄不够似乎还是一件好事。

  谢玉娇便拧着眉头想了想,只开口道:“你这王爷还有没有一点用处?能不能帮我接一笔朝廷的生意?我顶多算你便宜一些。”

  “别说一笔,你要是再多要几笔,我也照样给你弄来。”

  周天昊虽然平常并不管这些庶务,但若是开口的话,别说一笔生意,只怕多一些也能拿得来。况且若是能让这些难民都安稳下来有活干,那将来就不会三五不时有心烦的事情了。

  谢玉娇心中细细的盘算了半日,这才对着跟前站着的一溜人道:“这两天你们先别着急,最迟后天,我让陶管家请了县太爷过来,将这青龙山周边分个几片,还按照原先你们来时候村里的分配,抓阄选你们要垦荒的地方。我这几天就派人去苏杭一带,进上万株的桑树回来,等熬过了今年一整年,明年就可以养蚕了,这些话你们各自带去给村民们,他们要是愿意留下来的,就留下,若是有靠谱的亲戚朋友,可以去投亲的,那就自行离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