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6 / 7)
其实顾琛已经能猜到这个主意是谁给出的了,李将军虽然行军多年,但一直刚正不阿那会想出这么些点子。这办法,想来也只有谨儿经常在商场上的人才想得出来。虽然是个好办法,但这办法确实不能从他和谨儿的嘴里说出来,不然若是有心之人挑拨,就算皇上不在意,这朝臣恐怕也会提防着怀王府。
李将军很快便将一切布置好,将要主动攻打蛮夷的消息给放了出去,而且还定了时间。而且这时间还是专门挑的,保准出师便可得胜。本来还挺淡定的蛮夷听到这个消息一下子就有些急了,若大夏真的出兵,那他们也真的是没有办法阻止。蛮夷的可汗接到消息后忙召集了底下的大臣,来探讨这事。当然,认为大夏不会发兵的占大多数,觉得他们只要不出兵,大夏为着脸面和大国的国体定然不会发兵。有少数的人则认为大夏说不定是恼了他们了,要知道这新帝可是顾询,他对蛮夷可是没有一点好感。他们还曾多次败在他的手里,如今他好不容易当了皇帝,说不准真的会不顾什么体面直接对大夏出手。而且行军,最忌讳的就是放出假消息,那可是影响军心的。
最后,蛮夷可汗被大臣吵得头疼,这时候还是蛮夷的相国站了出来:“可汗,臣以为此次大夏显然是有备而来,他们费了这么大的力气定然不会空手而归。若是空手回去,领兵的顾琛没办法跟顾询交代,所以我们收到的消息很有可能是真的。可汗,我们不得不防,若是他们真的出手到时候我们一点办法都没有。不如,我们主动出击。反正我们的大军已经集齐,本来就是要对大夏出手的,如今也是按我们以前计划的进行而已。”大夏话都放出来的,必然不会是假消息。到时候就算他们不动手,大夏也必然会找个借口向他们发兵。到时候若是大夏胜了,什么话还不是由得他们说,其它小国谁敢为了这个得罪大夏。
蛮夷的相国在蛮夷朝堂中的威望仅次于可汗,他此言一出,绝大多数的人都附和了他的建议。但有一个朝臣说出了心里的顾虑:“臣觉得,虽然相国此言有理,但这次大夏来势汹汹,一个不慎我族恐怕会受到重创。”甚至是灭国啊,大夏对他们说是恨之入骨都不为过了。但后面的这话,这人还是不敢说的。
“不怕他们人多,此次我们的兵马也是不少,而且天下人都知道我们的将士是最勇猛的,大夏那些软脚虾必然不是我们的对手。而且此次我们还寻得高丽相助,如虎添翼,也不惧怕他们。”这大夏的领将顾琛,虽然听过他的名字,但他在用兵方面定不如他的侄儿皇帝。若是此次来的是小皇帝他可能还有些担心,但这顾琛,在战场上不过是无名之辈,何惧之。
可汗略一思量,便听从了相国之言,决定发兵大夏。如今大夏新帝登基政权未稳正是绝佳的时机,若是错过了,他们好长一段时间都只能在大夏的边城小打小闹。虽然他未曾和大夏的顾询交过手,但他手下的最厉害的大将军都在他手里输得一塌糊涂。他要是在治国上也如此厉害,就算他们不骚扰边城,顾询恐怕也是不会放过他们的。与其等猛虎羽翼丰满之时,不如先掐断大夏的羽翼。这一次就算他们不能吃下整个大夏,也定要叫大夏对他们年年送礼以求和平。如此一来,不但解决了国民民生的问题,又可让他们不断的强大,总有一天大夏定是他们的囊中之物。这时候,蛮夷的可汗似乎已经看到了他们未来繁荣的样子。
蛮夷通过了大多数人的同意向大夏发兵,便开始调动兵马,准备一举攻下边城。而且他们也已经定好了时间,要赶在大夏对他们出兵之前,这一决定只有少数得可汗信任的大臣才知道。
而大夏的军营之中,顾琛也带着人猜测大夏可能会有的举动。这时候想要得到蛮夷细作传来的消息难上加难,就向蛮夷的细作也不能轻易的向他们传递消息一样。对于蛮夷可能会提前发兵的举动,少数人觉得很有可能。而顾琛更是觉得可能会是如此,以蛮夷的行动作风来看,这是最有可能的一条路。以蛮夷自满和彪悍的民风,不可能等着挨打。他们肯定也猜到大夏既然已经放出了话,必然是丢不起这个脸。当然,他们的反映肯定也在儿子的预料之中。这么一想,顾琛已经和李将军私下商量过,在他们所定的日期之前,做好防范部署。
很快,顾琛和李将军便将一切部署好,就等蛮夷领兵来犯。
很快,蛮夷便按捺不住,发兵边城。
此时,战争很快就打了起来。当然蛮夷本来准备在几日之内便攻下边城,但已经过去了十几日他们连边城的门都没进过几次。唯一进的几次,进去的将士全都死在了边城之中。战事打成了这样,蛮夷的可汗也有些慌了,他们的大军可不能这么耗下去。招来了他底下的人,决定让手底下的人全面攻城,务必要拿下边城。这么一来,蛮夷相国本来的部署就被全部打乱了。最后,谁胜谁输,其实彼此心里都已经有了底。这时的蛮夷可汗只是想,多拿下几座城池,到时候就算输了也有谈判的筹码。
☆、第一百一十五章
边关的战事已经开始了,顾询自然是在第一时间收到了消息,仔细看过以后他悬着的心也算是落了下来。而牡丹此事也收到了暗卫传来的消息,知道一切都按着大夏所想来完成,也稍稍放下了一些担心。她在王府里整整坐了四十开的月子,嬷嬷才让她下床沐浴。而出了月子以后,她不但将壮壮带得好好的,又将王府里好好整顿了一翻。忙了一些时日,总算是清闲下来了。由于先皇刚刚驾崩,在一年之内整个都都不能有宴会酒席,牡丹也正好关起门来将别有用心的人拦在了门外。
其实牡丹出了月子以后,还真有不少人拿着小公子的喜事,想上门来拜访。为着什么,牡丹是再清楚不过的,但这皇上立后纳妃一事,不是怀王府能沾一星半点的。怀王府以先帝孝期中不见外客的这一招,还真拦住了不少人。被拦住的这些人就算心里再不甘愿,也不敢有什么异议,这先帝孝期可是不争的事实。
而牡丹此举,府里的管事嬷嬷就有些担心,特地朝牡丹说道:“世子妃,虽说您此法可拦住不少麻烦,可若些人若是日后得势,咱们王府恐怕……”毕竟王府和世子都不在朝堂之中,若是日后这些人中的女子成了皇后,到时候王府和皇上的关系可就说不好了。而且如今世子爷做的事,也得小心些才是,不然这些人联起手来给世子爷制造麻烦可就不太好了。
↑返回顶部↑
李将军很快便将一切布置好,将要主动攻打蛮夷的消息给放了出去,而且还定了时间。而且这时间还是专门挑的,保准出师便可得胜。本来还挺淡定的蛮夷听到这个消息一下子就有些急了,若大夏真的出兵,那他们也真的是没有办法阻止。蛮夷的可汗接到消息后忙召集了底下的大臣,来探讨这事。当然,认为大夏不会发兵的占大多数,觉得他们只要不出兵,大夏为着脸面和大国的国体定然不会发兵。有少数的人则认为大夏说不定是恼了他们了,要知道这新帝可是顾询,他对蛮夷可是没有一点好感。他们还曾多次败在他的手里,如今他好不容易当了皇帝,说不准真的会不顾什么体面直接对大夏出手。而且行军,最忌讳的就是放出假消息,那可是影响军心的。
最后,蛮夷可汗被大臣吵得头疼,这时候还是蛮夷的相国站了出来:“可汗,臣以为此次大夏显然是有备而来,他们费了这么大的力气定然不会空手而归。若是空手回去,领兵的顾琛没办法跟顾询交代,所以我们收到的消息很有可能是真的。可汗,我们不得不防,若是他们真的出手到时候我们一点办法都没有。不如,我们主动出击。反正我们的大军已经集齐,本来就是要对大夏出手的,如今也是按我们以前计划的进行而已。”大夏话都放出来的,必然不会是假消息。到时候就算他们不动手,大夏也必然会找个借口向他们发兵。到时候若是大夏胜了,什么话还不是由得他们说,其它小国谁敢为了这个得罪大夏。
蛮夷的相国在蛮夷朝堂中的威望仅次于可汗,他此言一出,绝大多数的人都附和了他的建议。但有一个朝臣说出了心里的顾虑:“臣觉得,虽然相国此言有理,但这次大夏来势汹汹,一个不慎我族恐怕会受到重创。”甚至是灭国啊,大夏对他们说是恨之入骨都不为过了。但后面的这话,这人还是不敢说的。
“不怕他们人多,此次我们的兵马也是不少,而且天下人都知道我们的将士是最勇猛的,大夏那些软脚虾必然不是我们的对手。而且此次我们还寻得高丽相助,如虎添翼,也不惧怕他们。”这大夏的领将顾琛,虽然听过他的名字,但他在用兵方面定不如他的侄儿皇帝。若是此次来的是小皇帝他可能还有些担心,但这顾琛,在战场上不过是无名之辈,何惧之。
可汗略一思量,便听从了相国之言,决定发兵大夏。如今大夏新帝登基政权未稳正是绝佳的时机,若是错过了,他们好长一段时间都只能在大夏的边城小打小闹。虽然他未曾和大夏的顾询交过手,但他手下的最厉害的大将军都在他手里输得一塌糊涂。他要是在治国上也如此厉害,就算他们不骚扰边城,顾询恐怕也是不会放过他们的。与其等猛虎羽翼丰满之时,不如先掐断大夏的羽翼。这一次就算他们不能吃下整个大夏,也定要叫大夏对他们年年送礼以求和平。如此一来,不但解决了国民民生的问题,又可让他们不断的强大,总有一天大夏定是他们的囊中之物。这时候,蛮夷的可汗似乎已经看到了他们未来繁荣的样子。
蛮夷通过了大多数人的同意向大夏发兵,便开始调动兵马,准备一举攻下边城。而且他们也已经定好了时间,要赶在大夏对他们出兵之前,这一决定只有少数得可汗信任的大臣才知道。
而大夏的军营之中,顾琛也带着人猜测大夏可能会有的举动。这时候想要得到蛮夷细作传来的消息难上加难,就向蛮夷的细作也不能轻易的向他们传递消息一样。对于蛮夷可能会提前发兵的举动,少数人觉得很有可能。而顾琛更是觉得可能会是如此,以蛮夷的行动作风来看,这是最有可能的一条路。以蛮夷自满和彪悍的民风,不可能等着挨打。他们肯定也猜到大夏既然已经放出了话,必然是丢不起这个脸。当然,他们的反映肯定也在儿子的预料之中。这么一想,顾琛已经和李将军私下商量过,在他们所定的日期之前,做好防范部署。
很快,顾琛和李将军便将一切部署好,就等蛮夷领兵来犯。
很快,蛮夷便按捺不住,发兵边城。
此时,战争很快就打了起来。当然蛮夷本来准备在几日之内便攻下边城,但已经过去了十几日他们连边城的门都没进过几次。唯一进的几次,进去的将士全都死在了边城之中。战事打成了这样,蛮夷的可汗也有些慌了,他们的大军可不能这么耗下去。招来了他底下的人,决定让手底下的人全面攻城,务必要拿下边城。这么一来,蛮夷相国本来的部署就被全部打乱了。最后,谁胜谁输,其实彼此心里都已经有了底。这时的蛮夷可汗只是想,多拿下几座城池,到时候就算输了也有谈判的筹码。
☆、第一百一十五章
边关的战事已经开始了,顾询自然是在第一时间收到了消息,仔细看过以后他悬着的心也算是落了下来。而牡丹此事也收到了暗卫传来的消息,知道一切都按着大夏所想来完成,也稍稍放下了一些担心。她在王府里整整坐了四十开的月子,嬷嬷才让她下床沐浴。而出了月子以后,她不但将壮壮带得好好的,又将王府里好好整顿了一翻。忙了一些时日,总算是清闲下来了。由于先皇刚刚驾崩,在一年之内整个都都不能有宴会酒席,牡丹也正好关起门来将别有用心的人拦在了门外。
其实牡丹出了月子以后,还真有不少人拿着小公子的喜事,想上门来拜访。为着什么,牡丹是再清楚不过的,但这皇上立后纳妃一事,不是怀王府能沾一星半点的。怀王府以先帝孝期中不见外客的这一招,还真拦住了不少人。被拦住的这些人就算心里再不甘愿,也不敢有什么异议,这先帝孝期可是不争的事实。
而牡丹此举,府里的管事嬷嬷就有些担心,特地朝牡丹说道:“世子妃,虽说您此法可拦住不少麻烦,可若些人若是日后得势,咱们王府恐怕……”毕竟王府和世子都不在朝堂之中,若是日后这些人中的女子成了皇后,到时候王府和皇上的关系可就说不好了。而且如今世子爷做的事,也得小心些才是,不然这些人联起手来给世子爷制造麻烦可就不太好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