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2 / 7)
幼仪岂能不知道她内心的真实想法?只要姐妹们过得都不好,她就放心了!在没有利益冲突的情况下,她不会吝惜那些好颜色。虽说是骨肉至亲,不是一母所生,终究是离心离德!幼仪不求玉仪真心相待,只要别再出阴损的招数害她,她就不介意配合玉仪演姐妹情深的戏码。若是再苦苦相逼,幼仪自然有的是手段对付玉仪。不是幼仪自认多高明,而是“了解”二字。她们姐妹之间的孽缘深厚,幼仪对于玉仪更是看到骨子里,只需一个眼神、表情,幼仪便能料中玉仪想什么,想做什么,怎么做!
不出几日,就到了惠仪举行及笄礼的时候了。远亲亲友来了不少,李夫人作为行礼之人自然早早就来了。这李夫人不是旁人,正是李月娥的母亲。李大人是大老爷的上司,两家一直交好。特别是最近,她们走动得越发亲密。只因那李月娥上次大选被皇上指给了理郡王的世子做侧妃,而这理郡王的生母乃是太后身边的陪嫁丫头,早就去世了。因为有这么一层关系,郡王妃时常去宫里给太后娘娘请安。自打李月娥进了郡王府,也跟着进宫去了几次,自然就见到了宛若。她们本来是相识,嫁到皇家举目陌生,见了面当然就感觉亲切,一二来去便好了起来。
这理郡王年轻的时候虽然没参与争皇位,却支持前太子,所以皇上登基之后一直没有重用。碍于有太后的情面,皇上倒也不曾为难。
如今宛若是皇上和太后跟前得宠的红人,若是能帮着郡王府在皇上跟前美言几句,那可比什么都管用。
之前是大太太巴结着李家,眼下却掉了个个,李夫人往金府跑得越发勤快。她听说惠仪的及笄礼还没有合适的行礼人,便主动毛舜自荐。
虽说这惠仪不是三太太亲生,却也是三房的人。能请来李夫人,三太太觉得脸上有光彩。
这李家可不一般,上一辈中的姑奶奶嫁到睿王府做如夫人。别看地位不高,可人家肚子争气,生出个千万般受宠的小郡主,连宫里面的太后和皇后都喜爱万分。如夫人自然母凭女贵,谁都不敢小觑。下一辈中的姑奶奶又嫁到理郡王府成了世子侧妃,姑侄女两人都进了王府,让人羡慕仰望。
看见李夫人,三太太就笑脸相迎的过去,“李夫人能来参加小女的及笄礼,真是让我们感激万分。”
“应该是我的荣幸。”李夫人笑得很亲切,“自从侧妃嫁到王府,我身边连个说体己话的人都没有。看见你们家水灵灵又可人的姑娘,这心里就喜欢的紧。二姑娘的长相一看就是个
姑娘的长相一看就是个有福气的,能帮她行及笄礼我还沾些福分呢。”说完爽朗的笑了起来。
大太太请她进去,吩咐丫头上茶点,一边说话一边吃茶。她们刚刚坐下,就听外面有人回禀,说是安夫人到了。大太太一听这话立马起身迎出去,不一会儿,一个端庄眉眼略带严肃的夫人跟她并肩走进来。
此人就是安夫人,只见她一身素色的衣衫,头上只戴着一支金步摇,腕上戴着羊脂玉的镯子。通身上下看不出多富态,可浑身的气势却不容人小瞧。到底是书香门第的夫人,不像寻常有钱人家的贵妇,金的、银的,周身上下都穿戴满了。
可若是细细瞧,安夫人这一身可有些名堂。她行动间裙摆摇曳,偶尔露出里面的内里,大太太眼睛尖,一眼就瞧出是内造货。寻常人家连见都见不着,安夫人却用来做内衬了,足见家族底蕴。
再见那支步摇,一看就是锦绣坊出品,样式新颖大方而且没见谁戴过。安夫人手腕上的玉镯更是无价,整个安家都找不出一个这样成色的。等安夫人走近,众人更是闻到她身上独特的熏香味道,若有似无,淡淡的却挥之不去,嗅到让人心里觉得舒服极了。这种香料不是大禹出产,应该是外藩进贡来的。
在都城这样的地方,比拼的不仅仅是金钱,更多的是地位和权势。安夫人这身打扮不简单,不仅仅是大太太,其他人也看出些端倪来。三太太更是下意识的摸了一下自己满头珠翠,瞬间就觉得自己落了俗套。
↑返回顶部↑
不出几日,就到了惠仪举行及笄礼的时候了。远亲亲友来了不少,李夫人作为行礼之人自然早早就来了。这李夫人不是旁人,正是李月娥的母亲。李大人是大老爷的上司,两家一直交好。特别是最近,她们走动得越发亲密。只因那李月娥上次大选被皇上指给了理郡王的世子做侧妃,而这理郡王的生母乃是太后身边的陪嫁丫头,早就去世了。因为有这么一层关系,郡王妃时常去宫里给太后娘娘请安。自打李月娥进了郡王府,也跟着进宫去了几次,自然就见到了宛若。她们本来是相识,嫁到皇家举目陌生,见了面当然就感觉亲切,一二来去便好了起来。
这理郡王年轻的时候虽然没参与争皇位,却支持前太子,所以皇上登基之后一直没有重用。碍于有太后的情面,皇上倒也不曾为难。
如今宛若是皇上和太后跟前得宠的红人,若是能帮着郡王府在皇上跟前美言几句,那可比什么都管用。
之前是大太太巴结着李家,眼下却掉了个个,李夫人往金府跑得越发勤快。她听说惠仪的及笄礼还没有合适的行礼人,便主动毛舜自荐。
虽说这惠仪不是三太太亲生,却也是三房的人。能请来李夫人,三太太觉得脸上有光彩。
这李家可不一般,上一辈中的姑奶奶嫁到睿王府做如夫人。别看地位不高,可人家肚子争气,生出个千万般受宠的小郡主,连宫里面的太后和皇后都喜爱万分。如夫人自然母凭女贵,谁都不敢小觑。下一辈中的姑奶奶又嫁到理郡王府成了世子侧妃,姑侄女两人都进了王府,让人羡慕仰望。
看见李夫人,三太太就笑脸相迎的过去,“李夫人能来参加小女的及笄礼,真是让我们感激万分。”
“应该是我的荣幸。”李夫人笑得很亲切,“自从侧妃嫁到王府,我身边连个说体己话的人都没有。看见你们家水灵灵又可人的姑娘,这心里就喜欢的紧。二姑娘的长相一看就是个
姑娘的长相一看就是个有福气的,能帮她行及笄礼我还沾些福分呢。”说完爽朗的笑了起来。
大太太请她进去,吩咐丫头上茶点,一边说话一边吃茶。她们刚刚坐下,就听外面有人回禀,说是安夫人到了。大太太一听这话立马起身迎出去,不一会儿,一个端庄眉眼略带严肃的夫人跟她并肩走进来。
此人就是安夫人,只见她一身素色的衣衫,头上只戴着一支金步摇,腕上戴着羊脂玉的镯子。通身上下看不出多富态,可浑身的气势却不容人小瞧。到底是书香门第的夫人,不像寻常有钱人家的贵妇,金的、银的,周身上下都穿戴满了。
可若是细细瞧,安夫人这一身可有些名堂。她行动间裙摆摇曳,偶尔露出里面的内里,大太太眼睛尖,一眼就瞧出是内造货。寻常人家连见都见不着,安夫人却用来做内衬了,足见家族底蕴。
再见那支步摇,一看就是锦绣坊出品,样式新颖大方而且没见谁戴过。安夫人手腕上的玉镯更是无价,整个安家都找不出一个这样成色的。等安夫人走近,众人更是闻到她身上独特的熏香味道,若有似无,淡淡的却挥之不去,嗅到让人心里觉得舒服极了。这种香料不是大禹出产,应该是外藩进贡来的。
在都城这样的地方,比拼的不仅仅是金钱,更多的是地位和权势。安夫人这身打扮不简单,不仅仅是大太太,其他人也看出些端倪来。三太太更是下意识的摸了一下自己满头珠翠,瞬间就觉得自己落了俗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