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2 / 7)
一旁的常存张张嘴,似乎是想要说什么。他觉得一个大姑娘当街跟男人抱在一块儿,真是不成体统。可具体的情形他都看在眼里,不得不说,韦汝行事落落大方,确实没有任何该被污垢的地方。
而且韦汝光靠三言两语便轻松化解了一场斗殴,还懂得吐蕃的语言和礼仪,真是博学多才让人佩服。他一直觉得用武力解决问题挺有效,而且从武者一向靠实力说话,讲道理什么的是那些穷书生做的事情。如今他却感到语言的力量,有时候竟然比武力更有效。
之前他接触过的姑娘都是大家闺秀,即便是稍微开化些的也不过是敢在外男跟前大大方方说句话罢了,哪里有韦汝半点洒脱不拘小节的模样?
这边她们刚要走,那边老太太打发来的人就来了。原来是老太太在茶楼等的久了,担心她们两个女孩子遇见什么事情。
没想到还真就发生事情了,可谁都不敢对老太太说。幼仪只说是相中些小玩意才耽搁了,常存把船雇好就等在港口,她们汇合之后很快就整装出发了。
幼仪一直想象着坐在船上看风景的情形,可真坐上了船,她却晕得七荤八素连站都站不稳。
“万事都考虑周全,就是没想到这小丫头晕船晕得这样厉害。”老太太见到幼仪脸色苍白,什么东西都吃不下去,好不容易才养出来的小圆脸又变成尖尖的,不由得心疼起来。
好在韦汝身上背着晕船药,只是幼仪的症状太严重,稍微有些缓解却还是难受。在河上漂了三四天,幼仪总算是有些适应,如果行的慢能站在船头看看风景了。
“顺流直下该是一件多么爽快的事情,都是因为我才不得不慢行。”她抱歉的说着。
老太太闻听怜惜的说道:“你这丫头小小年纪心思太多,谁又不曾说什么。之前还不是因为我的腰伤,马车不能快行?况且水上不比旱路,咱们老的老,少的少,又不通水性,若是掉下去就糟糕了。要我说,这样就好!”
船行到利安县附近靠岸停住了,幼仪心中疑惑,常存进了船舱回禀道:“老太太,船家说前面这阵子闹水贼,他们的船只都不敢过去。我们只能上岸等经过的官船,把咱们捎带脚带到惠州。”
“这里离惠州只有一天的路程,若是加快些速度,用不了天黑就能到。一般水贼都是晚上出来抢劫,应该不会那么倒霉让咱们碰到。况且我在港口就听说了,官府调了附近的士兵过来,轮流在水上面巡逻。你去跟船家商量商量,咱们再
船家商量商量,咱们再给他加些银子。这一路咱们走了快半个月,再耽搁下去恐怕……”老太太经过风浪,不是无知妇孺。这个时候上岸等官船,那就是碰运气。一则人家官船在办差不方便携带百姓,二则她们这边有两个姑娘,怎么能跟五大三粗的士兵挤在一块?这里山高皇帝远,真要是出了什么事情,恐怕没有人能帮的上忙。
常存也觉得不妥,出去跟船家商量,无奈,船家怎么都不肯去。船家把船停在岸边,打算捎脚返回的客人。旁边也停着一艘船,两个船家少不得闲聊两句。
“前面可去不得,这几日官府派兵围剿那些水贼,说不上什么时候就干上一仗。前几日,我有个同乡贪图银子,送客人去惠州。没想到大白天遇见水贼去袭击水师的战船,捎带脚就把他劫了。船上的人一个都没活了,钱财没了,那些水贼还算是有点德行,把尸体装在船上顺水飘下来。好歹留个全尸,被家人认回去入土为安了。只可怜那船上的客人,可能外乡人,一直没有人认领,眼下还放在郊外的义庄里。要是官府不继续管,不出几日就会被扔到乱葬岗去。可叹,好好的出门,却没能回去。他们家里人还在翘首期盼,哪里想到人已经丧命了?”
↑返回顶部↑
而且韦汝光靠三言两语便轻松化解了一场斗殴,还懂得吐蕃的语言和礼仪,真是博学多才让人佩服。他一直觉得用武力解决问题挺有效,而且从武者一向靠实力说话,讲道理什么的是那些穷书生做的事情。如今他却感到语言的力量,有时候竟然比武力更有效。
之前他接触过的姑娘都是大家闺秀,即便是稍微开化些的也不过是敢在外男跟前大大方方说句话罢了,哪里有韦汝半点洒脱不拘小节的模样?
这边她们刚要走,那边老太太打发来的人就来了。原来是老太太在茶楼等的久了,担心她们两个女孩子遇见什么事情。
没想到还真就发生事情了,可谁都不敢对老太太说。幼仪只说是相中些小玩意才耽搁了,常存把船雇好就等在港口,她们汇合之后很快就整装出发了。
幼仪一直想象着坐在船上看风景的情形,可真坐上了船,她却晕得七荤八素连站都站不稳。
“万事都考虑周全,就是没想到这小丫头晕船晕得这样厉害。”老太太见到幼仪脸色苍白,什么东西都吃不下去,好不容易才养出来的小圆脸又变成尖尖的,不由得心疼起来。
好在韦汝身上背着晕船药,只是幼仪的症状太严重,稍微有些缓解却还是难受。在河上漂了三四天,幼仪总算是有些适应,如果行的慢能站在船头看看风景了。
“顺流直下该是一件多么爽快的事情,都是因为我才不得不慢行。”她抱歉的说着。
老太太闻听怜惜的说道:“你这丫头小小年纪心思太多,谁又不曾说什么。之前还不是因为我的腰伤,马车不能快行?况且水上不比旱路,咱们老的老,少的少,又不通水性,若是掉下去就糟糕了。要我说,这样就好!”
船行到利安县附近靠岸停住了,幼仪心中疑惑,常存进了船舱回禀道:“老太太,船家说前面这阵子闹水贼,他们的船只都不敢过去。我们只能上岸等经过的官船,把咱们捎带脚带到惠州。”
“这里离惠州只有一天的路程,若是加快些速度,用不了天黑就能到。一般水贼都是晚上出来抢劫,应该不会那么倒霉让咱们碰到。况且我在港口就听说了,官府调了附近的士兵过来,轮流在水上面巡逻。你去跟船家商量商量,咱们再
船家商量商量,咱们再给他加些银子。这一路咱们走了快半个月,再耽搁下去恐怕……”老太太经过风浪,不是无知妇孺。这个时候上岸等官船,那就是碰运气。一则人家官船在办差不方便携带百姓,二则她们这边有两个姑娘,怎么能跟五大三粗的士兵挤在一块?这里山高皇帝远,真要是出了什么事情,恐怕没有人能帮的上忙。
常存也觉得不妥,出去跟船家商量,无奈,船家怎么都不肯去。船家把船停在岸边,打算捎脚返回的客人。旁边也停着一艘船,两个船家少不得闲聊两句。
“前面可去不得,这几日官府派兵围剿那些水贼,说不上什么时候就干上一仗。前几日,我有个同乡贪图银子,送客人去惠州。没想到大白天遇见水贼去袭击水师的战船,捎带脚就把他劫了。船上的人一个都没活了,钱财没了,那些水贼还算是有点德行,把尸体装在船上顺水飘下来。好歹留个全尸,被家人认回去入土为安了。只可怜那船上的客人,可能外乡人,一直没有人认领,眼下还放在郊外的义庄里。要是官府不继续管,不出几日就会被扔到乱葬岗去。可叹,好好的出门,却没能回去。他们家里人还在翘首期盼,哪里想到人已经丧命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