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3 / 7)
“肃王和秦王都离开宫中之后,东宫仅剩三皇子刘凌一人,未免孤单。刘凌尚小,不宜封王,着令他迁入东宫的明德殿内,除六部的历练外,由百官轮流教导学业,课业由朕和宰相及六部主官共同制定内容。”
“刘凌,你接旨吧。”
刘未似乎也并不能下定决心,逼着刘凌赶快接旨。
“儿臣接……”
刘凌心中并非没有野心,正准备趁热打铁接下旨意……
“陛下,不可!”
一位御史台的老臣顾不得此时会不会触怒皇帝,急忙奔上前来奏议:
“陛下,明德殿乃是太子接见群臣和处理宫务的地方,三皇子不过只是一名皇子而已,如何能住在明德殿中?如果陛下想要让三皇子入主明德殿,不如直接立下储君便是!臣等绝无异议!”
这老臣一声呼喊,许多大臣纷纷回过神来,七嘴八舌的附议。
进了明德殿,等于半只脚已经踏上御座了,现在皇帝摆明了是想要留下三皇子好好培养,却不肯立储,莫非还在忌惮有了太子,自己的权利会被分弱?
能够下手铲除方党的皇帝,又怎么会对自己这么不自信呢?
难道还有什么其他原因?
此时方孝庭及其方党的党羽早被金甲卫捆了下去,能留在朝堂中的都是自认没在皇帝那里留下“秋后问斩”印象的官员,有些居然还敢在这个风头上和皇帝抗议这种事情。
刘未见有这么多官员居然会帮着刘凌说话,想要推他一把,心中有百般滋味,脸上却一点表情也没显,只默默记住了带头发声的几个官员的名字。
对于一位皇帝来说,即使那个是自己属意的储君,看见这种百官迫不及待拥立储君的画面,心中总是会有一些纠结的。
↑返回顶部↑
“刘凌,你接旨吧。”
刘未似乎也并不能下定决心,逼着刘凌赶快接旨。
“儿臣接……”
刘凌心中并非没有野心,正准备趁热打铁接下旨意……
“陛下,不可!”
一位御史台的老臣顾不得此时会不会触怒皇帝,急忙奔上前来奏议:
“陛下,明德殿乃是太子接见群臣和处理宫务的地方,三皇子不过只是一名皇子而已,如何能住在明德殿中?如果陛下想要让三皇子入主明德殿,不如直接立下储君便是!臣等绝无异议!”
这老臣一声呼喊,许多大臣纷纷回过神来,七嘴八舌的附议。
进了明德殿,等于半只脚已经踏上御座了,现在皇帝摆明了是想要留下三皇子好好培养,却不肯立储,莫非还在忌惮有了太子,自己的权利会被分弱?
能够下手铲除方党的皇帝,又怎么会对自己这么不自信呢?
难道还有什么其他原因?
此时方孝庭及其方党的党羽早被金甲卫捆了下去,能留在朝堂中的都是自认没在皇帝那里留下“秋后问斩”印象的官员,有些居然还敢在这个风头上和皇帝抗议这种事情。
刘未见有这么多官员居然会帮着刘凌说话,想要推他一把,心中有百般滋味,脸上却一点表情也没显,只默默记住了带头发声的几个官员的名字。
对于一位皇帝来说,即使那个是自己属意的储君,看见这种百官迫不及待拥立储君的画面,心中总是会有一些纠结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