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3 / 7)
那文书平日里不是兵部衙门一个不入流的小吏,靠着好人缘得了这么个差事,狐假虎威的了一把,脚步都走的轻快了一点。
“三殿下去兵部上差?”
也有胆子大脑子又机灵的官员壮着胆子搭讪,混个脸熟,总是没错。
“是,怕误了点,一过午时就来了。”
“哈哈,兵部下午的点心可难吃了,殿下明日来,要记得自备些点心!”
“无妨,无妨,谢大人提点。”
刘凌笑着对马下的官员拱手。
“大不了,送做‘活人饭’去。”
那官员大概是没想到刘凌一住在深宫里的皇子还知道“活人饭”,忍不住微微一怔,再回过神来时,这位皇子已经骑着马走的远了。
长久以来,人们的习惯都是只吃朝食和晚膳,但对于早上要起早上朝、中午要在宫中轮值,下午又要回衙门办公的朝官们来说,只吃两餐实在是架不住。
于是乎,为了体现皇帝的体恤,京中各衙门在正午过后还会准备一餐,大多是方便边办公边取用又不会掉碎屑的食物,极少会喝到汤水,所以一到了冬天,各种点心被冻得硬邦邦的,被各部衙门戏称为“硬餐”。
硬餐对于当年大多锦衣玉食蒙荫入仕的官员来说,自然是不受欢迎的,但是百姓们对于官老爷们能被国家包一顿伙食都十分羡慕,即使在官员们看来难吃的硬饼、馒头等物,也被百姓们叫做“状元饼”、“宰相团”,意喻是只有当上官老爷才能端上的铁饭碗。
从赐下硬餐的福利时,就有官员们吃不下或是不爱吃这些点心,又怕被御史知道后弹劾自己浪费粮食,便包起来出去由衙门里的差人送出去,发给外城忍饥挨饿的乞丐或受难的百姓,引起一时效仿。
久而久之,送餐也已经成了一种传统,收到这些食物的人,都叫它们“活人饭”,又叫“皇帝饭”,因为为六部和其他衙门的官员加餐的福利是皇帝赐予的,最终却是百姓得了恩惠。
于是每到午时一过,总是有许多无家可归或穷困潦倒的流民早早等在内城入口的城门处,或坐或卧,安静无声。
↑返回顶部↑
“三殿下去兵部上差?”
也有胆子大脑子又机灵的官员壮着胆子搭讪,混个脸熟,总是没错。
“是,怕误了点,一过午时就来了。”
“哈哈,兵部下午的点心可难吃了,殿下明日来,要记得自备些点心!”
“无妨,无妨,谢大人提点。”
刘凌笑着对马下的官员拱手。
“大不了,送做‘活人饭’去。”
那官员大概是没想到刘凌一住在深宫里的皇子还知道“活人饭”,忍不住微微一怔,再回过神来时,这位皇子已经骑着马走的远了。
长久以来,人们的习惯都是只吃朝食和晚膳,但对于早上要起早上朝、中午要在宫中轮值,下午又要回衙门办公的朝官们来说,只吃两餐实在是架不住。
于是乎,为了体现皇帝的体恤,京中各衙门在正午过后还会准备一餐,大多是方便边办公边取用又不会掉碎屑的食物,极少会喝到汤水,所以一到了冬天,各种点心被冻得硬邦邦的,被各部衙门戏称为“硬餐”。
硬餐对于当年大多锦衣玉食蒙荫入仕的官员来说,自然是不受欢迎的,但是百姓们对于官老爷们能被国家包一顿伙食都十分羡慕,即使在官员们看来难吃的硬饼、馒头等物,也被百姓们叫做“状元饼”、“宰相团”,意喻是只有当上官老爷才能端上的铁饭碗。
从赐下硬餐的福利时,就有官员们吃不下或是不爱吃这些点心,又怕被御史知道后弹劾自己浪费粮食,便包起来出去由衙门里的差人送出去,发给外城忍饥挨饿的乞丐或受难的百姓,引起一时效仿。
久而久之,送餐也已经成了一种传统,收到这些食物的人,都叫它们“活人饭”,又叫“皇帝饭”,因为为六部和其他衙门的官员加餐的福利是皇帝赐予的,最终却是百姓得了恩惠。
于是每到午时一过,总是有许多无家可归或穷困潦倒的流民早早等在内城入口的城门处,或坐或卧,安静无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