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想要重振士林,但士族是唯一不依靠权势、地位来提升的族群,他们需要的是时间、积累、才华、心性、品德,根本没有办法“制造”出来。唯一一个满门桃李的薛家,也在当年宫变时控制不住局面,被当年和薛家有私怨的勤王之人灭了满门,根本无法恢复元气。

  可以说,如今的情况像是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寒门投效无门则更无以为继,穷人看不到出头的机会,便不会舍弃一切让孩子去读书;

  权贵出身的人为了家族利益,往往不能完全从百姓的福祉考虑,所以政令越来越苛刻,百姓越来越疾苦;

  后戚们为了争夺辅佐“太子”的政治筹码,像是一群狼一样对着皇宫里的皇子们窥伺不已,随时准备着用自己家族的女儿填充他们的身侧;而殊不知这种急着确定下一任接班人的做法,却让皇帝更加坐立不安,更加不敢宠爱出身高的嫔妃,担忧她们会成为后戚家族的女孩们进入宫中的最好倚仗。

  所以才有袁贵妃之受宠、大皇子二皇子被冷落,刘凌的孤立无援。

  其实在陆凡看来,三位皇子之中,唯有三皇子刘凌是最适合登基的人选。

  大皇子的母族掌权之人是王宰相,当年勤王时杀的血流满城,最终靠着勤王之功权倾朝野,现在这位皇帝被压迫了许久,等他死了后才能亲政,对皇后和这个儿子没有好感也是正常。

  二皇子则代表着权贵和后戚合作后的更庞大势力,虽然互有拆台和算计的时候,但因为这两个阶层很多时候很难分开,今日是权贵世家,明日是后戚新秀,所以即使皇后被废,皇帝也不可能考虑方淑妃为后,这也是方淑妃为什么心如死灰自退宫中的原因。

  最大的可能就是日后再也没有皇后了,直到确定哪位皇子要被立为太子,其母才能以子为贵。

  唯有刘凌,他的母亲早逝,又是战争后进献上的美人,无根无基,不会形成新的后戚,若有名师悉心教养,小心照顾,未尝不能活到成年。

  若不是这样的原因,怕刘凌的母亲早和许多宫中有家族照拂的妃嫔一样,死于袁贵妃迫害,哪里能生出儿子!

  只是一切都不如陆凡所推测的,皇帝不但没有重视这个儿子,反倒任由他自生自灭,也没有给他很好的教育,甚至一副永远不想让他被人看到的冷遇。

  因为皇帝表现出这样的“歧视”,哪怕后戚们再想“奇货可居”,也不会选择刘凌为投机的对象,因为他资质差、底子差、在皇帝对其的态度上,天生还低人一等。

  若是四皇子没死,平安长大,不痴不傻,为平衡考虑,太子说不定日后还真可能是为他准备的。毕竟他也没有什么倚仗,年纪又小,靠着皇帝至少要等十几年,皇帝如今正当壮年,他对现在这位陛下也没有什么威胁。

  但他死了,怪圈又回到了原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