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就算顾舒晗最终不成功,也没有关系,他会一直站在她的身边,在她需要的时候,伸出手,不让她倒下。

  在韩江和张勋充派来的人离开后不久,顾舒晗联系了南方政府辖区内的数十家大型武器制造厂,在b市召开了一场会议。

  紧接着,又是一场关于原材料制造厂方面的会议。

  两场紧锣密鼓的会议,蕴含的信息量之大,远超人们的想象。

  在这两次会议中,顾氏工厂以建立利益共同体为目的,用出售专利权、以及在某些领域展开合作的方式,与南方政府辖区内口碑较好、生产能力较强的大型厂家签订了合同。

  这两场谈判,直接造成了以武器制造厂为核心的精锐联盟的成立,以及以原材料、设备零件加工等为核心的零点联盟的成立,并间接改变了华东南地区未来数年的工业格局。起初加入两个联盟的工厂加起来不足一百家,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联盟的队伍越来越壮大,最后甚至达到了四五百家。

  后市有专家学者称,在这两个联盟成立之后,华国的工业开始进入飞速发展期,为日后华国进入工业强国行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现在身在局中的许多人,对此一无所知,他们只是出于利益的目的而与顾氏工厂走到了一起。一场场看似偶然的场面,促成了日后必然的结果。

  想要与顾氏工厂合作的,绝不仅仅只有国内的大型工厂。一些没有收到邀请函的中型工厂甚至小型工厂主动找上门来,寻求与顾氏工厂的合作。

  现在,顾氏产品必为精品的概念已深入人心,任谁都看得出,与顾氏合作,必然有利可图。

  顾舒晗再三考虑之后,拒绝了这些工厂的提议。

  目前两个大的联盟才刚刚建立,那些实力不够的中小型工厂,暂时还不适合加入。毕竟现在,她和那些被招揽进来的合作伙伴,还处在相互观望、相互磨合的阶段,光是应付他们,就需要花去很大的一部分精力。

  而且,对于外界来说,精锐联盟和零点联盟的口碑还没有打响,如果这个时候设立的门槛太低,这两个联盟在众多消费者眼中的档次也会直线下降。

  再者,国内对于这些产品的需求量毕竟还是有一个度的,如果盲目的扩招,造成供大于需,所导致的后果,必定是顾氏产品的贬值。

  市场还在成长,顾氏工厂还在成长,国内的各大厂子也还在成长,只有经历过大浪而能够存在下去的厂家,才能够成为他们最终的合作伙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