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和慕从锦定亲后,钱珞瑾一次都没见过慕从锦,两人要避嫌,见一面更难如登天。

  慕从锦现在能做的就是不断地投食,一天三顿都由福鲤亲自带着宫女送来装满宫中御膳的食盒,连三皇子都笑称:“看来钱小姐对我们准备的聘礼不够满意啊,还要皇弟一趟趟地送去。”

  “皇兄,我跟你是兄弟,也不瞒着你,我从小就喜欢钱珞瑾,不过是怕辱没她女儿家的名节一直没说出来,我去找母后,一半因为形势所迫,一半也是出自真心。”

  三皇子的大手拍在慕从锦肩膀上:“皇兄懂,皇兄不是不明事理的人,你喜欢她,封个侧妃不就得了?娶她为正室是为了我,我知道,这份情,皇兄定记一辈子。”

  慕从锦都听呆了,三皇子的脑补能力杠杠的。堂堂嫡皇子,娶了个商贾女做皇子妃,外面闲话自然不少,名声能值几文钱?慕从锦一点没在乎过,倒是三皇子很往心里去,深感胞弟为自己付出太多,硬生生自己推理出一段感人肺腑的兄弟情。

  闹出这么大动静,钱珞瑾可不是光为吃宫里那点御膳,除了炫耀一下慕从锦对自己的“情深意重”,更主要的是食盒里装着两人传递的书信。这是钱珞瑾从《康熙微服私访记》里学到的点子,在食盒里放一双特制的空心筷子,把信纸塞进筷子里,最近事情那么多,两人可以不见面,可联系千万不能断。

  《康熙微服私访记》可真是一部实用的好剧,能学到多少当贪官的好办法啊,可惜钱珞瑾的女儿身,不然就光这一部剧就够她大展拳脚当一个人见人骂的大奸臣。

  钱珞瑾和慕从锦自幼关系就好,这是都中人都知道的事儿。有思想正面的,羡慕镇国公府投了六皇子的缘,孩子们一个当皇子妃一个当陪读,几世修来的好福气。也有思想不正面的,酸溜溜地说镇国公府从小就让家里女儿巴结皇子不知羞耻。

  不管外面的人打翻几缸子老陈醋,下聘的司礼太监跟远在卫陵的钱老爷交换了庚帖带回来,钱珞瑾这皇子妃的位置就算坐稳了,只等谢梦瑶出了门子,就能和慕从锦正式成亲。

  谢梦瑶的婚事自有谢夫人操心,现在钱珞瑾和慕从锦正在为另一件事烦恼。

  窦三爷去武陵当了半年地方官,武陵周边官员似都有倒戈之意,拿着皇帝的差旅费出差,挖着皇帝的墙角,威国公府这个算盘打得好。

  这对三皇子阵营来说可不是件好事,武陵地处中心高地,在政经军三方面都有不可小觑的分量,别看现在二皇子和三皇子两边都围拢了不少大臣,大部分人可都是墙头草,风往哪吹就往哪儿倒。

  三皇子和慕从锦都希望最近刚重振旗鼓的镇国公府能表明立场,站到三皇子那边去。

  事关镇国公府,钱珞瑾可就犯了愁,她并不想把自家人卷进夺储之争,但转念又想想,难道不参与进来,待二皇子当了皇上就能放过镇国公府?从谢二爷去世开始,一桩桩,一件件,钱珞瑾可一点都不敢忘。

  慕从锦希望由钱珞瑾去说服谢老太君,虽然谢大爷已经承爵,镇国公府的主心骨还是这位老太太。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