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6 / 7)
祁天来把“分派到人头”的法子,贯彻用在了推广马铃薯种子上,每个被选定的村县,在推广马铃薯的时候,都有户部规定必须要达到的数量。如果马铃薯推广不到这个数量,就说明官员的无能,便会被户部记录在案呈表给皇帝。地方官都吃这套震吓,皆如祁天来所愿,拼劲全力去游说农民种马铃薯,劝说不行就是用强制手段逼迫。
一旦事情变成了‘非自愿’,难免就引发民怨沸腾。
因为这谁让是各州县自己出马的,所以百姓抱怨的事儿,也只能他们自己就给镇压下来了,倒没让祁天来操心。祁天来也不知道自己推广马铃薯种这件好事,早已经变了味儿。
民怨可以被镇压,但老百姓们内心的怒火是不会被轻易扑灭的。户部侍郎祁天来,七个字,是近来百姓们提及最多,也是大家最痛恨不已的名字。声讨此起彼伏,甚至要把祁天来的八辈祖宗从坟里骂活了。
不知情的祁天来这些天还美滋滋的,觉得自己干了一件大事,觉得自己一定在百姓中名声大噪,而且比当初的贾琏还要出名。毕竟贾琏也只是在西北和京畿这两片地区名望高一些,论起全国范围的,那就要属他祁天来了。
当初的死里逃生,全都是为了今日所获的荣耀。
所谓否极泰来,说的就是他。
祁天来特别高兴,出门走路都哼着小曲儿,就算是在阴天之下他的脸都会时时泛着喜悦的光芒。
祁天来一直等着地方官员参本,在皇帝跟前歌颂赞美他,却等到土豆发芽都没等来。于是祁天来就决定自己去派人调查。
臭声骂名突然铺天盖地的传进他的耳里。
而且最最可恨的是,那些人还喜欢对比。他总是被骂成狗,相对应的贾琏却被奉为神。以前还不觉得那些人夸赞贾琏那么夸张,但自从有他作对比之后,贾琏被赞美得更传神了。
“贾侯爷的名声响当当,尤为在那些贫苦百姓们的口中,他就跟那主管种地的菩萨一般。他们还说,细论起来,贾侯爷比菩萨还好用,据传有些地方还在田头供奉了一尊贾侯爷的小石像,只要在种地前好好拜一拜,就会有好收成。”
“还有马铃薯种播种的时候,因为没有真正懂得播种的人指引他们,大家都在抓瞎,幸亏贾侯爷在各地设办了小农学堂,无偿为大家教授该如何播种,才能让那些马铃薯种顺利下土。”
“对了,还有个说法,说在种田方面任何问题,只要求教于小农学堂,就必有回应。大家还都说,现在朝廷的那个……”
祁天来听这厮竟然说磕巴了,气呼呼的骂道:“如实讲,不会怪你!”
↑返回顶部↑
一旦事情变成了‘非自愿’,难免就引发民怨沸腾。
因为这谁让是各州县自己出马的,所以百姓抱怨的事儿,也只能他们自己就给镇压下来了,倒没让祁天来操心。祁天来也不知道自己推广马铃薯种这件好事,早已经变了味儿。
民怨可以被镇压,但老百姓们内心的怒火是不会被轻易扑灭的。户部侍郎祁天来,七个字,是近来百姓们提及最多,也是大家最痛恨不已的名字。声讨此起彼伏,甚至要把祁天来的八辈祖宗从坟里骂活了。
不知情的祁天来这些天还美滋滋的,觉得自己干了一件大事,觉得自己一定在百姓中名声大噪,而且比当初的贾琏还要出名。毕竟贾琏也只是在西北和京畿这两片地区名望高一些,论起全国范围的,那就要属他祁天来了。
当初的死里逃生,全都是为了今日所获的荣耀。
所谓否极泰来,说的就是他。
祁天来特别高兴,出门走路都哼着小曲儿,就算是在阴天之下他的脸都会时时泛着喜悦的光芒。
祁天来一直等着地方官员参本,在皇帝跟前歌颂赞美他,却等到土豆发芽都没等来。于是祁天来就决定自己去派人调查。
臭声骂名突然铺天盖地的传进他的耳里。
而且最最可恨的是,那些人还喜欢对比。他总是被骂成狗,相对应的贾琏却被奉为神。以前还不觉得那些人夸赞贾琏那么夸张,但自从有他作对比之后,贾琏被赞美得更传神了。
“贾侯爷的名声响当当,尤为在那些贫苦百姓们的口中,他就跟那主管种地的菩萨一般。他们还说,细论起来,贾侯爷比菩萨还好用,据传有些地方还在田头供奉了一尊贾侯爷的小石像,只要在种地前好好拜一拜,就会有好收成。”
“还有马铃薯种播种的时候,因为没有真正懂得播种的人指引他们,大家都在抓瞎,幸亏贾侯爷在各地设办了小农学堂,无偿为大家教授该如何播种,才能让那些马铃薯种顺利下土。”
“对了,还有个说法,说在种田方面任何问题,只要求教于小农学堂,就必有回应。大家还都说,现在朝廷的那个……”
祁天来听这厮竟然说磕巴了,气呼呼的骂道:“如实讲,不会怪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