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温绍卿微笑,这个儿媳妇果然与一般闺阁妇人不同,一句话就说到了点子上。

  悄悄进京,那是五万人呢,就是五万批马也是铺天盖地的架势啊,不惊动人,那怎么可能呢?可这是军事机密,也不能跟儿媳探讨,只是含糊的叮嘱妻子:“你们只管安心砸江南呆着,我和恒儿去多则三个月,少则一个月,就能水落石出了。”

  温绍卿父子这一去果真三个月,这三个月就让大金的天下翻了个个。

  温绍卿父子分别北上,以山东一带闹奉天教为名,悄悄带部队剿贼,之后秘密潜伏进京城附近,待蓝均带领部队进京之际将其一网打尽,锦王见势不妙,鼓动了京畿大营逼供,被温绍卿和北安候一举成擒,元王和锦王分别被贬为庶人,终身囚禁。

  永嘉三十年,昊玄帝病逝,传位给太子,太子即位称扶昌帝。

  历史对昊玄帝的评价是“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然而革除之际,倒行逆施,惭德亦曷可掩哉!”

  (借用了一下明史对明成祖的评论。惭愧!)

  总体来说,昊玄帝是一位长于军事的铁血皇帝,他的成功在于将大金的疆土地域扩张的最大,幅员之广甚至要大于汉代和唐代,但是不管他是多么卓越英伟的皇帝,依然掩盖不住他以藩王的身份推翻自己的侄子,不忠不义,逆天造反的行径。

  扶昌帝登基之后的第二年,温绍卿就上折“乞骸骨”,扶昌帝当即将温绍卿招入了宫中。

  扶昌帝是有些不满的,自己刚刚登基,辅助自己登基的肱骨之臣就要告老还乡,你这是质疑我的人品怕鸟尽弓藏呢,还是本身对我有什么不满呢?

  温绍卿给出的答案十分简单“昔日孝慧淳皇后之命!”并拿出了一封皇后给自己的信,信上淳皇后明确的表明了自己死后,元王和锦王定然会逼迫太子,希望温绍卿看在昔年曾浴血奋战的袍泽之情,辅助太子度过难关,当然,太子登基之后,也希望温家能功成身退,不要如自己的母家程家一样,落得落寞的下场。

  扶昌帝看了母后的书信后静默良久,终于叹了口气,批准了温绍卿乞骸骨的要求,准许温栎恒袭镇国公爵位。

  京城的镇国公府大概是所有公卿府邸中最人烟稀少的一座了,府里的主子们都去了江南常驻,府里由大管事程迦主事,几个姨娘陆续死的死送人的送人,现在就只剩下柳姨娘和五姑娘茜碧,三少爷温非凡。

  不过这几日,镇国公府难得的热闹了起来,主母黎氏和新任的镇国公温栎恒终于拖家带口的从江南归来了。

  柳姨娘带着五姑娘小心殷勤的在二门候着,每隔一会就要回头叮嘱女儿几句“好生站着,回头让夫人见到该说了”“夫人回来你要好好表现,你逗十四了,这亲事还没着落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