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以她一定要在生产之前离开这座行宫,想办法到一处安全的所在,不管秦斐能不能在八月时赶来。

  可还没等她有所行动,崔左相那边就如马嬷嬷所料先搞了个幺蛾子来对付她。

  ☆、第268章

  在普天下所有想要一朝高中、为官做宰,却又屡试屡败、名落孙山的落第秀才和举人心中,左相崔成纲那完全就是指路明灯一样的存在。

  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一句,就是孔圣人在他们心里也比不上崔左相的光芒万丈。原因无它,实在是这位左相的传奇人生实在是太励志了。

  他的科举之路,步步艰辛,一连考了十五次院试才中了秀才,又花了十五年功夫考了五次乡试才中了举人,再之后的会试落榜后,身边一众亲友原以为他会继续发扬屡败屡战的精神,像之前那样一直考下去,直至金榜题名。

  可是他却再也不考了,凭着他的举人身份娶到了清河县首富家的女儿,用妻子的嫁妆上京打点一番,因给上头孝敬的银子够足,竟给他谋到了一个小小的京官。

  他考科举虽不怎么在行,可论起这为官做宰的本事,却实在是其中翘楚。从一个最末品的芝麻小官做到左相这个朝臣中的第一把交椅,他只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

  于是他在成为无数读书人的励志偶像外,也成为无数小官小吏心中的官道楷模。

  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用他的屡败屡战、最终中举来激励自己要百折不挠、持之以恒;小官小吏们则是希望自己能够有他那样的运气,官运亨通、步步高升。

  但是崔成纲从不认为他能有今天,靠得是运气二字。那些让旁人艳羡不已的官运无一不是他用自己的一双慧眼,审时度势,自己给自己造出来的。

  如果不是他想方设法和某位公子哥儿结为至友,他如何能有门路弄到当年乡试的题目,说不定他还得再考上好几轮乡试也不见得能够中举。和那些自认为怀才不遇的落第秀才们不同,他很早的时候就清楚地知道他并不是读书这块料,但是他想做官,却非得先读书中举不可。

  于是在中举之后,试了一次会试不中,他便立刻不再继续去发傻撞南墙,只要有了举人的功名,有了做官的资格,他有的是办法让自己步步高升。

  若说他之所以能中举是靠了男性友人之助,但是后来的官运亨通却是托了两个女人的福。

  这第一个女人就是他的原配夫人,靠着发妻的丰厚陪嫁他才捞到了一个小小的京官。官职虽小,却能待在天子脚下,时时了解京中动向和各种小道消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