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6 / 7)
毕竟,说起种庄稼,那些农户比他们可强的多。
再说,即便是年景不好,他们也不太担心,刘家现在对青州棉花的依赖度已经大大降低了。
粮食也这个时代硬通货。
没有哪家地里单只种棉花的,毕竟民还是以食为天,棉布再好也挡不了饿。
这些世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要是手里没粮,让他们干什么他们心里都不安稳。
正所谓“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所以无论是刘家还是沈家都是在保证佃农们口粮的基础上发展棉花种植。
更何况,沈伯谦本身就有心存粮。
因此上,沈刘两家早就悄无声息的在大兴各地置办起了棉花种植园。
只是......现在还不到清明,这样的雨量的确有些反常。
中午时分,一行人终于回到了清水县沈宅。
两位掌柜的带着几个小伙计麻溜儿各自忙活去了,沈伯谦也没能马上休息。
好几个刘家外地商铺的二掌柜都等着呢。
虽然沈刘两家棉花种植园采取广撒网的政策,可纺织、浆染、印花这些核心技术却还是在青州府刘家大本营。
再加上,依靠沈伯谦提供的纺织机和新式的织染技术刘家虽然发展迅猛,无论是棉布还是丝绸都已是名声在外。
↑返回顶部↑
再说,即便是年景不好,他们也不太担心,刘家现在对青州棉花的依赖度已经大大降低了。
粮食也这个时代硬通货。
没有哪家地里单只种棉花的,毕竟民还是以食为天,棉布再好也挡不了饿。
这些世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要是手里没粮,让他们干什么他们心里都不安稳。
正所谓“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所以无论是刘家还是沈家都是在保证佃农们口粮的基础上发展棉花种植。
更何况,沈伯谦本身就有心存粮。
因此上,沈刘两家早就悄无声息的在大兴各地置办起了棉花种植园。
只是......现在还不到清明,这样的雨量的确有些反常。
中午时分,一行人终于回到了清水县沈宅。
两位掌柜的带着几个小伙计麻溜儿各自忙活去了,沈伯谦也没能马上休息。
好几个刘家外地商铺的二掌柜都等着呢。
虽然沈刘两家棉花种植园采取广撒网的政策,可纺织、浆染、印花这些核心技术却还是在青州府刘家大本营。
再加上,依靠沈伯谦提供的纺织机和新式的织染技术刘家虽然发展迅猛,无论是棉布还是丝绸都已是名声在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