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2 / 7)
太监们进来,要抬着贺云鸿去更衣洗漱,参加皇帝登基,贺云鸿才将信折了,放入了怀里。
贺云鸿与柴瑞一同吃了早饭,又同柴瑞去了朝堂。
这一整天,柴瑞拜祭太庙,又到回朝中受百官参拜,礼毕后,柴瑞正式为帝,年号“弘兴”。一个月中周朝出现了第四个皇帝,真是史无前例。
贺云鸿一直陪着柴瑞。虽然在路上他能躺躺,可是在仪式中他都是被扶着站着。朝堂上,他免不了与重要朝臣互礼。等到典礼终于散了时,贺云鸿已经快累瘫了,他去了一个偏殿,斜靠在一张罗圈椅子里,写字让陪着他的寿昌去叫宋源来。
宋源和尚华荣一早就得了上次入宫见过的那个内侍口信,说让他们在礼仪之后等在朝会殿外。
两次朝官更换后,职位混乱,大家都不知道自己的地位,可是个官就要来朝中礼拜新帝登基,肯定不会有错。何况勇王柴瑞与安王和太子都不同,勇王为人豁达,与他有龌龊的人不多。相比前面两个皇帝的登基,这次的仪式,人数众多。新帝坐下,大殿内外几百官员行礼之时,衣衫动作的声音山响,其间还夹杂着玉佩碰撞的动听脆声,场面十分壮观。
马光带领禁军列队在周围,执行安保。
宋源和尚华荣自觉官阶不高,不敢往前面凑,一直在后面遥遥地看着。他们知道那份官位单子上,贺云鸿给自己官复原位为吏部侍郎,可是此时贺云鸿无官无品不说,身份还是个罪犯。但贺云鸿一身官服,一直被扶着站在新帝座下,俨然已是首臣。
经过请诏、颁诏、捧诏,最后对众臣读登基诏书后,登基典礼基本结束。宋源和尚华荣听命等在了大殿外,看着朝臣们相继离宫。
宋源小声对尚华荣说:“登基诏书有贺侍郎那篇檄文的底子,想来那官位的单子,也不会大改吧。”
尚华荣也小声回答:“新帝常年都在兵营,过去若是上位,本就要用贺相的班底。现在贺相伤残,自然要依赖贺侍郎,我敢说,那单子会一字不改地出来。”
才说完,一个老太监就过来了,笑眯眯地行礼问:“尚员外郎?”
尚华荣忙回礼:“不敢当,在下尚华荣!”
老太监将一个金色文书袋捧过来说:“贺侍郎留言交给尚员外郎。陛下刚刚登基,参知政事等官位未定,陛下亲批御玺制诏,明发诏告,员外郎接了吧,一会儿马将军就来护送官人回吏部。”
尚华荣知道是那份官位诏书,忙行了大礼,小心接了,说道:“多谢陛下信任!”
↑返回顶部↑
贺云鸿与柴瑞一同吃了早饭,又同柴瑞去了朝堂。
这一整天,柴瑞拜祭太庙,又到回朝中受百官参拜,礼毕后,柴瑞正式为帝,年号“弘兴”。一个月中周朝出现了第四个皇帝,真是史无前例。
贺云鸿一直陪着柴瑞。虽然在路上他能躺躺,可是在仪式中他都是被扶着站着。朝堂上,他免不了与重要朝臣互礼。等到典礼终于散了时,贺云鸿已经快累瘫了,他去了一个偏殿,斜靠在一张罗圈椅子里,写字让陪着他的寿昌去叫宋源来。
宋源和尚华荣一早就得了上次入宫见过的那个内侍口信,说让他们在礼仪之后等在朝会殿外。
两次朝官更换后,职位混乱,大家都不知道自己的地位,可是个官就要来朝中礼拜新帝登基,肯定不会有错。何况勇王柴瑞与安王和太子都不同,勇王为人豁达,与他有龌龊的人不多。相比前面两个皇帝的登基,这次的仪式,人数众多。新帝坐下,大殿内外几百官员行礼之时,衣衫动作的声音山响,其间还夹杂着玉佩碰撞的动听脆声,场面十分壮观。
马光带领禁军列队在周围,执行安保。
宋源和尚华荣自觉官阶不高,不敢往前面凑,一直在后面遥遥地看着。他们知道那份官位单子上,贺云鸿给自己官复原位为吏部侍郎,可是此时贺云鸿无官无品不说,身份还是个罪犯。但贺云鸿一身官服,一直被扶着站在新帝座下,俨然已是首臣。
经过请诏、颁诏、捧诏,最后对众臣读登基诏书后,登基典礼基本结束。宋源和尚华荣听命等在了大殿外,看着朝臣们相继离宫。
宋源小声对尚华荣说:“登基诏书有贺侍郎那篇檄文的底子,想来那官位的单子,也不会大改吧。”
尚华荣也小声回答:“新帝常年都在兵营,过去若是上位,本就要用贺相的班底。现在贺相伤残,自然要依赖贺侍郎,我敢说,那单子会一字不改地出来。”
才说完,一个老太监就过来了,笑眯眯地行礼问:“尚员外郎?”
尚华荣忙回礼:“不敢当,在下尚华荣!”
老太监将一个金色文书袋捧过来说:“贺侍郎留言交给尚员外郎。陛下刚刚登基,参知政事等官位未定,陛下亲批御玺制诏,明发诏告,员外郎接了吧,一会儿马将军就来护送官人回吏部。”
尚华荣知道是那份官位诏书,忙行了大礼,小心接了,说道:“多谢陛下信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