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3 / 7)
孤独客又去给贺云鸿号了脉,然后一摆手,催促宫辇起步。
贺霖鸿借机上前施礼,陪着不是:“大侠,多谢您……”
孤独客打断:“你莫担忧,我自会医治贺侍郎。”
贺霖鸿小声道:“大侠高义……”
凌欣缓步跟着他们,离开了夜色笼罩的黑色柳林。
凌欣走得很慢,她的脑子里一遍遍想着方才的情形——那时在殿上,她没敢做任何事情!她不敢担下老皇帝可能被杀的责任,可是夏贵妃承担了,这就是个母亲与外人的区别吧。
到了此时,凌欣也没想出别的解决方法。史上刘邦的父亲妻子被项羽抓住,阵前项羽要煮了他们,刘邦说了句,别忘了分我一碗羹!多狠!可是勇王绝对不能那么做!他得了父亲的宠爱,必须还报!否则这是他日后永远的污点,别想服众了。
夏贵妃一下撕去了那层含糊的薄纱,让敌我一下对立,再也没有了妥协的可能。但若老皇帝因此死了,她过不了心中的重压,也逃不过一个推儿子上位而害了先皇的罪名;若是老皇帝不死,她就更得死,不然柴瑞会失了老皇帝的心……
当然,凌欣相信这里面肯定有感情的因素,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夏贵妃得宠幸二十多年,她若是只有心机权谋,怎么可能糊弄住看透了这些的皇帝?宫中寂寞,更需知心的相伴吧,在所有的宫斗和利益之间,有了真实的爱意……
凌欣懊恼自己以前忽略了老皇帝在城外,原来她并不像她想象的那样无所不能,她才觉得自己大获全胜,马上就一脚踩空,落到了坑底!可就是她没忽略,她又能做什么呢?她只有三十来个江湖之人,裕隆帝登基后根本没说要让老皇帝回来,自然不会发兵,赵震不能公开领兵救援。她若是想救老皇帝,就要玩另一个游戏:她需要派人去探明虚实,营救还必须是夜里的行动,对方是骑兵,如果救出了人,自己必须往城里跑,那赵震得提前举事,拿下京城……夏贵妃不对自己点明,明显是不相信能从敌营中成功营救人质。凌欣也觉得,就是自己来安排,比赵震直接领兵去打会多些胜算,也绝对不能说百分百有把握。如果她能救出了老皇帝也就罢了,可如果她失败,老皇帝死了,岂不是弄巧成拙?人们会说勇王的人扳倒了裕隆帝还杀了太上皇,这不全乱了……
过去她一见夏贵妃就心生敬意,因为夏贵妃是与她完全不同的人,不像她那样冲动任性。夏贵妃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凌欣相信无论她多么愤怒,表面也能保持住笑容。凌欣在这点上欠缺,对夏贵妃有种腿脚不便的人对长跑运动员的钦佩。可是谁能想到她临死会说想当个山大王……
凌欣差点又要哭,忙转移思绪——自己在哪里是不是还遗漏了什么?虽然她知道这事的症结不在裕隆帝身上,可是真恨裕隆帝一句句地逼着勇王……也许那时该关起他来?不让他见使节?可那有什么用?不还得面对使节的要求?
人质是个棘手问题,按照现代的概念,当然要营救人质,可是当涉及国家利益时,却绝对不能妥协!当初贺云鸿拥立安王,就是向北朝表示放弃了皇帝和太子,坚决不买账。其实那样,人质反而有机会能活下来,一旦对方知道己方不忍心,那就被对方制住了……不知勇王会不会在意贺云鸿危机之时立了个皇帝……
想到贺云鸿,凌欣不自觉地抬头,发现她走的很慢,前面的宫辇也没有离她多远,走在宫辇旁边的贺霖鸿和雨石正悄悄回头看她。凌欣说道:“你们怎么不快走?大家抬着多累?天气又冷,快些走吧!”
孤独客说道:“姑娘,是我让他们慢走等着你的。”
↑返回顶部↑
贺霖鸿借机上前施礼,陪着不是:“大侠,多谢您……”
孤独客打断:“你莫担忧,我自会医治贺侍郎。”
贺霖鸿小声道:“大侠高义……”
凌欣缓步跟着他们,离开了夜色笼罩的黑色柳林。
凌欣走得很慢,她的脑子里一遍遍想着方才的情形——那时在殿上,她没敢做任何事情!她不敢担下老皇帝可能被杀的责任,可是夏贵妃承担了,这就是个母亲与外人的区别吧。
到了此时,凌欣也没想出别的解决方法。史上刘邦的父亲妻子被项羽抓住,阵前项羽要煮了他们,刘邦说了句,别忘了分我一碗羹!多狠!可是勇王绝对不能那么做!他得了父亲的宠爱,必须还报!否则这是他日后永远的污点,别想服众了。
夏贵妃一下撕去了那层含糊的薄纱,让敌我一下对立,再也没有了妥协的可能。但若老皇帝因此死了,她过不了心中的重压,也逃不过一个推儿子上位而害了先皇的罪名;若是老皇帝不死,她就更得死,不然柴瑞会失了老皇帝的心……
当然,凌欣相信这里面肯定有感情的因素,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夏贵妃得宠幸二十多年,她若是只有心机权谋,怎么可能糊弄住看透了这些的皇帝?宫中寂寞,更需知心的相伴吧,在所有的宫斗和利益之间,有了真实的爱意……
凌欣懊恼自己以前忽略了老皇帝在城外,原来她并不像她想象的那样无所不能,她才觉得自己大获全胜,马上就一脚踩空,落到了坑底!可就是她没忽略,她又能做什么呢?她只有三十来个江湖之人,裕隆帝登基后根本没说要让老皇帝回来,自然不会发兵,赵震不能公开领兵救援。她若是想救老皇帝,就要玩另一个游戏:她需要派人去探明虚实,营救还必须是夜里的行动,对方是骑兵,如果救出了人,自己必须往城里跑,那赵震得提前举事,拿下京城……夏贵妃不对自己点明,明显是不相信能从敌营中成功营救人质。凌欣也觉得,就是自己来安排,比赵震直接领兵去打会多些胜算,也绝对不能说百分百有把握。如果她能救出了老皇帝也就罢了,可如果她失败,老皇帝死了,岂不是弄巧成拙?人们会说勇王的人扳倒了裕隆帝还杀了太上皇,这不全乱了……
过去她一见夏贵妃就心生敬意,因为夏贵妃是与她完全不同的人,不像她那样冲动任性。夏贵妃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凌欣相信无论她多么愤怒,表面也能保持住笑容。凌欣在这点上欠缺,对夏贵妃有种腿脚不便的人对长跑运动员的钦佩。可是谁能想到她临死会说想当个山大王……
凌欣差点又要哭,忙转移思绪——自己在哪里是不是还遗漏了什么?虽然她知道这事的症结不在裕隆帝身上,可是真恨裕隆帝一句句地逼着勇王……也许那时该关起他来?不让他见使节?可那有什么用?不还得面对使节的要求?
人质是个棘手问题,按照现代的概念,当然要营救人质,可是当涉及国家利益时,却绝对不能妥协!当初贺云鸿拥立安王,就是向北朝表示放弃了皇帝和太子,坚决不买账。其实那样,人质反而有机会能活下来,一旦对方知道己方不忍心,那就被对方制住了……不知勇王会不会在意贺云鸿危机之时立了个皇帝……
想到贺云鸿,凌欣不自觉地抬头,发现她走的很慢,前面的宫辇也没有离她多远,走在宫辇旁边的贺霖鸿和雨石正悄悄回头看她。凌欣说道:“你们怎么不快走?大家抬着多累?天气又冷,快些走吧!”
孤独客说道:“姑娘,是我让他们慢走等着你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