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梁成说:“哦,带上常平,那小子会算账。”

  他们带了常平,与余公公出府,去看了几个地方。

  当晚,余公公在纸上写下:常平,原名常狗子,被梁姐儿改名常平。年十七岁,籍贯云城,七岁父母双亡,不堪伯母打骂,闻云山寨收养孤儿之名,逃入云山寨。善术数,万千之筹算,眨目而得,精确无误,该是天生,但其却称由梁姐儿亲授,尊其为师,吾不知真假。好友:艾重山,喜哭,喜食猪耳……

  他又找出了梁姐儿的纸张,记录道:临近婚事,要求所购之宅院,建密院于其中,其对贺府之婚事心有所虑,预定退路。……

  暗室中,余公公提笔自语道:“殿下真是对的,这位姑娘的确非同寻常……”会画弓弩之图,被术数天才尊为老师……怎么还能寻常?他摇头:“只是,真不是个适于嫁入贺家之人哪……”他可是听够了市井上的话,而且,他也知道,贺老夫人也听够了。

  余公公放回纸张,拿着盒子走到了吏部的架子前,微叹道:“可惜了……”

  不久,在余本的帮助下,杜方出面,购下了闹市边缘与贫民区接壤的一大片宅地。凌欣根据现有的布局,亲自设计了院落图样。

  云山寨的人进入了勇王府后,勇王妃其实挺担心他们在市面上听见那些对凌大小姐的贬义之词,闹将起来。这是京城,一帮山里人如果为了凌大小姐的声誉打架,那可不是帮忙,那是火上浇油!所以告诉了余公公,尽量不要让他们出门!就是出去,也得让护卫们跟着!去些可靠的地方。

  好在杜方和韩长庚等人,也知道不能让云山寨惹了人们的指点,天天拘束着这帮孩子。可这些人正当年纪,哪里闲得住。现在买了山寨的宅地,自然喜欢到那边去。听说凌欣设计了院落,就要干活,于是梁成韩长庚就带着人粉刷墙壁,修窗换门,买办家私,拆掉了原来的院墙,在几间房屋之间重砌高墙,围出了密院……他们这么天天忙着,也就没多少时间上街去了。

  热热闹闹匆匆忙忙,在凌欣婚礼前,一家小小的“诚心玉店”修缮完毕,就要开张了。玉店的门脸很普通,在林立的店铺街的末尾,特别百姓人家。

  凌欣觉得自己要出嫁了,也的确不该插手玉店的经营——总不能让玉店的掌柜去贺府向自己汇报吧?设计了密院后,她就撒手了。

  杜方因为被皇上封了个官衔,当了名义上的地主,过去他也在江湖上开许多家玉店,但这里毕竟是天子脚下,规矩该格外多,他多少有些心虚。韩长庚韩娘子梁成常平,那比他还不如。几个人坐下来讲起定价,拜山头什么的,都觉很不踏实。鉴于余公公经常笑眯眯地过来问寒问暖,宅地还是他帮着买的,大家自然决定该向余公公求教,让余公公帮着,定下些玉店的章程。

  余公公觉得这几个人一看就是土包子,哪里在京城做过生意?肯定被人生吞活剥地吃了。这是云山寨的生意,勇王一定想护着,做趴下了勇王可不会高兴,自然要帮一下。而且,自己可以向这帮乡下人露一手!他就指点着给玉器定了价,满意地看着几个人被惊得目瞪口呆!还告诉了他们该向什么人在什么时候送礼物礼金,那些人自然唯唯诺诺地点头,特别听从。

  当然,为了让自己定的价钱能卖出去,“诚心玉店”开张的第一日,勇王府的总管家余本就带了许多人来踩了踩地气。他特别挑剔,在柜上花半天选了店中十件蓝玉的小玉器,还“无意中”对人说这蓝玉很少见,该给贵妃娘娘买了看看新鲜。

  回到府里,他把小玉件给了勇王妃,说是去给云山寨的生意捧场买的,勇王妃当然高兴——闺蜜娘家的生意如果好了,凌欣日后也有个靠山。还都不用余公公说什么,她再进宫时,就给夏贵妃带去了几件小玉器。只是,勇王妃觉得自己有一只大玉瓶,怎么能只给夏贵妃小的玉器呢?自然把那只玉瓶也带去了,只托是在玉店买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