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太孙却是道:“霍将军没去,可霍家小将军却是去了的,且功劳也不低,调任其父也并不是不行。”

  主将副将,本就要由皇帝亲自任命,是不是有功其实也没那么定论的说法,换上有些朝,太平几十年,一朝出事,皇帝也不是没有任命过之前毫无功绩的武将后人。

  京城里也不是没有更好的人选,太子又道:“还有当初三关萧安请封的副将是乌将军,如今乌将军调往九关许是可行?儿臣听闻,萧安带去的那一万,乃是乌将军旧部,倒也不怕乌将军在九关被架空。”

  乌将军自是好的人选,可皇帝还是比较喜欢这个人的,还想留在京城里用,不然也不会说出让常凤入九关副将的话来。

  但常凤除了身份不妥,到底还是功绩不够,比不上当初萧安夺三关兵权的惊艳。皇帝要执意立她为副将,还得看此回常凤与程谨安能打到哪一步去不说,也还得听朝廷里的意见,而朝廷的意见必然是不可行了。

  如此,竟是只得霍东岳可用了,可霍东岳却是没功绩只怕压不下九关的将士。

  皇帝一时也难下决定,便将此事拖下,说其了程谨安与常凤入草原追敌之事。

  “若能大胜,使得蛮子来朝投降说和,也不是坏事。只恐粮草不足,此愿难圆。”皇帝叹道。

  相比起先帝的雄心壮志,新帝还是希望能养精蓄锐几十年的,也好将大庆各处的事情好生理一理,让老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国库能够丰盈。

  户部是拿不出更多的粮草了的,尚书与皇帝直言:“陛下若执意,便此得加赋一条了。”

  皇帝才登基,如何舍得加赋于百姓,坏了自己名声。

  国库里有多少东西,皇帝也比谁都清楚,然而真打仗到那个时候,说是加赋也只得如此了。

  想着若是能一朝得胜免边关几十年灾祸,皇帝就与户部尚书道:“加赋之事,爱卿只先拿个章程出来。”

  户部尚书见皇帝真有此意,也只得先应下了,毕竟是只拿个章程出来,此事成还是不成,也还是未知数。

  也就这两日里,三关也报了军情来,萧安调动了三关的两万兵马,由霍东岳与萧家一道前往草原接应程谨安与常凤,想要趁此机会彻底将草原上的大部落们打服,而粮草便由边关商贾提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