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3 / 4)
皇帝看了众臣一眼,到底是跟朝臣打了几十年交道的人,他要比太孙对朝臣们的了解更多。
别看着现下里没人跳出来说太孙的不是,那不过是没那个胆罢了,心里还不知在如何诅咒此事成真,有个冤大头出来给他们打打前锋好把事情闹大。
太子有自己的班子,是自己早就替他打点好的,在自己百年后,要无意外哪些人会升哪些人会降哪些人会致仕,皇帝心里都有账本记着。
可总有人是不甘心的,不甘心没跟到太子,不甘心退下去,不甘心爬得还不够快,就想着换个太子来,闹哄哄一场后,他们就有了机会。
皇帝想着自己下面这些表里不一的臣子,心里哀叹着忠臣不多,嘴里却是让三司的人来说平王世子之事。
事涉皇宫,就是三司也不敢轻易下决定,这虽是皇帝每一日都要问的,然而进程却十分缓慢。
问题自然不是出在太孙这,而是在于平王。
平王独得一子,自是十几年宠爱异常,而平王世子在皇帝面前颇为得宠,有传言说若太孙不是占了太子嫡长的缘故,就是太孙也难越过平王世子去。
然而平王世子也难得的与宗室别家的王室子不同,并不荒唐可恶,反倒是从小都聪慧过人,在与太孙一道读书之时,也多得教导的大儒夸奖。
因此平王也常为此子而自豪,其中重视可想而知。
平王世子被判定为中毒而亡不过是从外表上看,然而官府断命案,那也要仵作验尸方行。
仵作验尸必然就要不敬尸身,平王爱子心切,却是死也不同意世子的尸身被辱,更因此怨恨上了太孙,数次冲进东宫里恶言相向。
太孙小时候倒也真有些嫉妒过平王世子,然而后来因遇见了萧安,那股嫉妒就渐渐没了。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嘛。
有了萧安做对比,太孙心态平衡多了,何况萧安还是个人来疯的性子,跟谁也说地到一块儿去。
↑返回顶部↑
别看着现下里没人跳出来说太孙的不是,那不过是没那个胆罢了,心里还不知在如何诅咒此事成真,有个冤大头出来给他们打打前锋好把事情闹大。
太子有自己的班子,是自己早就替他打点好的,在自己百年后,要无意外哪些人会升哪些人会降哪些人会致仕,皇帝心里都有账本记着。
可总有人是不甘心的,不甘心没跟到太子,不甘心退下去,不甘心爬得还不够快,就想着换个太子来,闹哄哄一场后,他们就有了机会。
皇帝想着自己下面这些表里不一的臣子,心里哀叹着忠臣不多,嘴里却是让三司的人来说平王世子之事。
事涉皇宫,就是三司也不敢轻易下决定,这虽是皇帝每一日都要问的,然而进程却十分缓慢。
问题自然不是出在太孙这,而是在于平王。
平王独得一子,自是十几年宠爱异常,而平王世子在皇帝面前颇为得宠,有传言说若太孙不是占了太子嫡长的缘故,就是太孙也难越过平王世子去。
然而平王世子也难得的与宗室别家的王室子不同,并不荒唐可恶,反倒是从小都聪慧过人,在与太孙一道读书之时,也多得教导的大儒夸奖。
因此平王也常为此子而自豪,其中重视可想而知。
平王世子被判定为中毒而亡不过是从外表上看,然而官府断命案,那也要仵作验尸方行。
仵作验尸必然就要不敬尸身,平王爱子心切,却是死也不同意世子的尸身被辱,更因此怨恨上了太孙,数次冲进东宫里恶言相向。
太孙小时候倒也真有些嫉妒过平王世子,然而后来因遇见了萧安,那股嫉妒就渐渐没了。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嘛。
有了萧安做对比,太孙心态平衡多了,何况萧安还是个人来疯的性子,跟谁也说地到一块儿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