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捞到了千户,一辈子也算是有前程了,家里不能继承家业的次子幼子庶子,就算是分家也不会过得不好了,说不得还能趁着当爹的还能在朝廷上动几年,把孩子调回京中,调到别处远离边关,一辈子安安乐乐。

  武将勋贵之家,跟兵部关系深,早把萧安在这方面的处事打听了不少,心里也有自己的算盘,比文臣们更务实一些。

  至于那几家跟文臣勾搭起来,想要谋副将跟大将之位的人家,跟愿意出儿子孙子到边关的也不是一路人,也只有对不起啦。

  所以程谨安的副将之位就算现在没有开春这一仗之后也手到擒来,论在边关打仗,他还不信京城里的这些小子比他还在行。

  而乌将军空出来的这个空缺,京城里的武将勋贵们倒是也有想法,虽然比不得副将之位,可麻雀虽小,那也是肉。

  皇帝算是暗地里拿下了副将的位置给程谨安,也就慷慨了下来,让朝臣们好好举荐一人。

  这自又有一轮争议,程谨安却是不太欢喜。

  说来说去,皇帝对三关的他们还不够信任,所以要插这么个人进来,好在不是副将,虽然官职也不低,但要收拾也不难,不会多拖累萧安跟他。

  至于最后会选谁,迟早都会知晓,程谨安也没去刻意打听,倒是朝廷里有些人对他一副佞臣的模样,哼鼻子唾嘴的,着实令人可笑。

  太孙终于学会闭嘴了,毕竟没谁拿萧安说话了,朝臣们虽然对太孙有些不满,但他那个老师温行闵出门几家人一约,几杯酒一下肚,在阁老相臣们都不会心思外表之下,纷纷也都学会了假装忘记了。

  太孙不靠谱是一回事,可太孙才上朝嘛,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呢。

  要太孙真跟当今一样那般秉性,朝臣们心里也还怕了,虽那时候自己早就不混朝廷了,可儿孙却是要在的。

  人么,多是会想得长远,想着子孙万代的,有个好琢磨的帝王,总比个不好琢磨的强。

  就是想要从龙之功的,因景王的死,太子之位再稳固不过,想下注了都没机会了。如今太子都还没继位,要从皇孙里面选一个,那也还早啊。没必要得罪太子跟皇太孙来。

  三关副将之位空闲,但迟早都是程谨安的,朝臣们暂时也对自己没了意见,太孙自然就有空来寻程谨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