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两人就蹲角落里去了。

  本来这事儿是交给魏氏跟柳贞的,不过说到这,萧安就嘴痒,觉得自己娘太累,不如自己代劳了,就将宁千户的事情说了出来,“老祖宗的事都过去了,如今要说计较也没意思,就是林氏撺掇着我爹捅我娘刀子,我也没去砍了她不是?男人就得心胸宽广一些,虽然他祖宗坑过你祖宗,可几辈子过去了……”

  越听越觉得这事儿跟自己知道的好像不一样,宁辉不得不打断萧安的话,道:“小将军啊,不是我家祖宗坑了他家祖宗?”

  萧安一时间愣神了,回过神来想明白宁辉话里的意思,顿时就木鸡了,心里把宁千户骂了千百遍,自家祖宗的事情竟然都没弄个明白,只得咬着牙道:“山跋族好斗勇过图海部落,此行我带三千人,已存的死志。死在他们手里,这三千人都是英烈,然要谁敢在背后捅我的刀子,就别怪我心狠手辣!程谨安坐镇风吼城,六关七万兵士手里的刀出刀就是要见血的!”

  也就只有萧安这种人了,前脚跟人攀着肩,哥俩好的叫着叔叔,后脚就亮出了刀明晃晃的威胁。

  然而就有人吃她这一套,大家都是刀尖上讨生活的人,就算萧安手里拿了三关将军府中的军令,通城令上有皇孙的私印,然三关与六关不同的掌兵人,之前互不相识,许还有隙,还非得要这般的手段才能维持平和。

  这也叫先君子后小人,明着是威胁,实际上却是各自打开天窗说亮话,各自清楚各自的底线,也好干事儿。

  宁辉是真半点没生气,还拍了拍萧安的肩膀,“这话中听,有你外祖父的气质!”

  萧安对着宁辉一笑,没吭声。

  宁辉还得跟萧安一个保证,“其实当初的事情,也不是谁坑谁,不过祖上两兄弟有些异见罢了。不是外面人传的那样,说是谁坑了谁那么简单。只不过当初我祖上负气来了三关,在三关里扎了根。”

  其实宁辉还是更想知道风吼城里到底出了哪些事儿,跟萧安交心道:“就是我跟六关宁家真不合,我还要顾我家老小的命,你就放心大胆的去二木关。就是风吼城里的事儿,你得给我跟胡飞透个气儿,别让我们两眼摸瞎。”

  对他们两人而言,捅萧安刀子,还不如去琢磨在风吼城里的事儿中怎么占便宜更有用。

  萧安把风吼城里的事儿含含糊糊的说了一回,“捞好处,别想了。刘家死了两个,还有一群在,女婿在二木关也有一个吧?轮得到你们?老老实实把蛮子打出去,多收点人头,再给兵部报功上去,兵部下令,帝王奖赏,比跟他们争有用得多!”

  按非战时的规矩,将士升官,首先是要有个名目,然后由大将军报请兵部,再由兵部认命。这里面可操作的地方最多,看的就是个裙带关系。

  但要打仗了,军功难以骗人,就是当地知府、巡按使也会对此总结上报朝廷,军中想要利用裙带关系暗中操作提拔的难度就立马升高得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