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3 / 4)
再当官都别指望了,简知府倒也是个脑子清楚的,也难怪能被调在三关里来当知府,太孙吴心里有数,就道:“按理,此事当归石大人管,杨大人就是要赎罪,也还去找石大人。只是石大人忙着查找嫌犯秦泰之事,我本就得闲,倒不如替简知府代为转交一回。然此事杨大人还是要寻个时机与石大人说清楚才好,免得其中有甚误解……”
要石奎以为简知府投靠了他,这对他跟简知府可都没好处。
太孙吴不想自己还未上朝听政,就被朝臣们认为私心过重,妄图收拢人心,不辨忠奸好坏;而简知府要让石奎觉得他越位自坦罪行有借天子血脉打压他之意,妄想逃脱罪行,也不会捞着好处。因此才出言点了出来。
简知府见得太孙收了自己的东西,又出言点拨了他一番,立即感激道:“下官糊涂,幸得太孙指点。”
太孙吴摆了摆手,也不想再多说。
简知府十分有眼力见,借机就退了出去,横竖他的目的也达到了,不需厚着脸皮在太孙面前讨人嫌了。
太孙吴等着简知府出去走远了,才拿起手边的账本看了起来。
简知府身为三关政务统领,就是逢年过节,下面官员们的孝敬也不会少,况还有风吼城通商路在,想来外水只会更多。
就这一厚厚的账本,也说明了许多问题,通商之富是之前朝廷小看了。
以简知府想要求生的本性分析,这一本账本虽不至于是写尽了他这几年的所有不法收入,然也当占大多数。三关繁华大庆人人传颂,他要么一点都不拿,那么就得拿出许多来才能让人信服。
太孙仔细看了先前两页,又翻了中间的两页,然后是最后的两页,也看出了些名堂的。
这人呐,胆子也是越来越大的。
太孙将账本拿在手下,琢磨着这件事该如何跟石奎说。
简知府有求于他,他自能好打发,然而石奎的性子,他就是在东宫里也有听闻过,否则此回也不会是他被自己祖父派出来查铁矿之事。
他倒是没保简知府的意思,杨家在朝廷的势力不大不小,倒也算是个望族,只要简知府不知晓兵铁走私与私开铁矿的事,若只是受些牵连,这自首的罪与被查出来再被牵连的罪,也是不同的。
↑返回顶部↑
要石奎以为简知府投靠了他,这对他跟简知府可都没好处。
太孙吴不想自己还未上朝听政,就被朝臣们认为私心过重,妄图收拢人心,不辨忠奸好坏;而简知府要让石奎觉得他越位自坦罪行有借天子血脉打压他之意,妄想逃脱罪行,也不会捞着好处。因此才出言点了出来。
简知府见得太孙收了自己的东西,又出言点拨了他一番,立即感激道:“下官糊涂,幸得太孙指点。”
太孙吴摆了摆手,也不想再多说。
简知府十分有眼力见,借机就退了出去,横竖他的目的也达到了,不需厚着脸皮在太孙面前讨人嫌了。
太孙吴等着简知府出去走远了,才拿起手边的账本看了起来。
简知府身为三关政务统领,就是逢年过节,下面官员们的孝敬也不会少,况还有风吼城通商路在,想来外水只会更多。
就这一厚厚的账本,也说明了许多问题,通商之富是之前朝廷小看了。
以简知府想要求生的本性分析,这一本账本虽不至于是写尽了他这几年的所有不法收入,然也当占大多数。三关繁华大庆人人传颂,他要么一点都不拿,那么就得拿出许多来才能让人信服。
太孙仔细看了先前两页,又翻了中间的两页,然后是最后的两页,也看出了些名堂的。
这人呐,胆子也是越来越大的。
太孙将账本拿在手下,琢磨着这件事该如何跟石奎说。
简知府有求于他,他自能好打发,然而石奎的性子,他就是在东宫里也有听闻过,否则此回也不会是他被自己祖父派出来查铁矿之事。
他倒是没保简知府的意思,杨家在朝廷的势力不大不小,倒也算是个望族,只要简知府不知晓兵铁走私与私开铁矿的事,若只是受些牵连,这自首的罪与被查出来再被牵连的罪,也是不同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