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3 / 4)
刘希庭长子一刀落空,反而牵动了伤口,踉跄两步才稳下、身来,再眯眼看向远处马上的萧安。
刘家在边关的势力重,与孟家大多时候结为一体,然而比起威望来,却还是不如南阳侯府三代戍边。换句话说就是南阳侯府要掌控三关兵马,就必须得重用孟、刘两家,然而孟、刘两家要是造反甚的,却是必然不行,无人愿意跟随,除非能怂恿萧家拉上大旗。
军中争权,与造反从来都是两回事。就是跟着他的这些人,许多也来自边关的各家,有家族大小,人口多寡,然而跟刘家就算再是连着姻亲,然也不可能为了姻亲而全舍了自家。
且萧安十一岁斩图海王幼子也是实情,十一岁起功却无邀功之举,其在边关兵士中的威信因占年幼的便宜,也属不低。
其实就算是简知府不说那些话,诸人心中也有一杆子秤,否则那些人就早拔刀冲着萧安那边冲上去了,而不是一开始就只是拔刀相向,又十分克制。
风吼城外的太孙也知晓萧安当年杀图海王幼子之事,因萧安自愿进城要拿下刘家,免不得担忧,“杀图海王幼子,那是带着几千兵士的,跟捉拿刘家的又如何能一样?”
杀图海王幼子,是与外族为敌,杀人自然不用忌讳,然捉拿刘家,便是内事,只恐如魏侯当初一般,引起军中异动,便是内乱了。
魏氏却是不担心自己的女儿,道:“她若连刘家也拿不下,还说什么上场杀敌?”
她愿意萧安上战场,却不是愿意萧安一辈子当个小兵的,只要是想要往上爬,又哪是只会杀敌就会行,其他御下的手段要一点都不差。
若是萧安能解了张公公杨三爷等人的围,这一来能当个历练,二来也能在三关树立起威信来,就是日后入军中也更能让人信服。
萧安为何要自荐进城拿下刘家太孙并不知晓,然魏氏与柳贞一同举荐,石奎又不反对,太孙心里再担心见魏氏半点不忧也只得闷下。
回头里单凌却是跟太孙道:“若是我家公子回来,公子万万莫要提起图海王幼子之事。”
太孙疑惑,“这是为何?”
当年萧安杀图海王幼子之时,乃是在六关第一次真正领兵,然而魏侯并未对此事替萧安举功,只说是萧安年幼,非实力不过运气,朝廷里自然不会有人反对魏侯这种傻子行为。
后来萧安回到京城,对此事也闭嘴不提,太孙也都差点忘了此事了。
↑返回顶部↑
刘家在边关的势力重,与孟家大多时候结为一体,然而比起威望来,却还是不如南阳侯府三代戍边。换句话说就是南阳侯府要掌控三关兵马,就必须得重用孟、刘两家,然而孟、刘两家要是造反甚的,却是必然不行,无人愿意跟随,除非能怂恿萧家拉上大旗。
军中争权,与造反从来都是两回事。就是跟着他的这些人,许多也来自边关的各家,有家族大小,人口多寡,然而跟刘家就算再是连着姻亲,然也不可能为了姻亲而全舍了自家。
且萧安十一岁斩图海王幼子也是实情,十一岁起功却无邀功之举,其在边关兵士中的威信因占年幼的便宜,也属不低。
其实就算是简知府不说那些话,诸人心中也有一杆子秤,否则那些人就早拔刀冲着萧安那边冲上去了,而不是一开始就只是拔刀相向,又十分克制。
风吼城外的太孙也知晓萧安当年杀图海王幼子之事,因萧安自愿进城要拿下刘家,免不得担忧,“杀图海王幼子,那是带着几千兵士的,跟捉拿刘家的又如何能一样?”
杀图海王幼子,是与外族为敌,杀人自然不用忌讳,然捉拿刘家,便是内事,只恐如魏侯当初一般,引起军中异动,便是内乱了。
魏氏却是不担心自己的女儿,道:“她若连刘家也拿不下,还说什么上场杀敌?”
她愿意萧安上战场,却不是愿意萧安一辈子当个小兵的,只要是想要往上爬,又哪是只会杀敌就会行,其他御下的手段要一点都不差。
若是萧安能解了张公公杨三爷等人的围,这一来能当个历练,二来也能在三关树立起威信来,就是日后入军中也更能让人信服。
萧安为何要自荐进城拿下刘家太孙并不知晓,然魏氏与柳贞一同举荐,石奎又不反对,太孙心里再担心见魏氏半点不忧也只得闷下。
回头里单凌却是跟太孙道:“若是我家公子回来,公子万万莫要提起图海王幼子之事。”
太孙疑惑,“这是为何?”
当年萧安杀图海王幼子之时,乃是在六关第一次真正领兵,然而魏侯并未对此事替萧安举功,只说是萧安年幼,非实力不过运气,朝廷里自然不会有人反对魏侯这种傻子行为。
后来萧安回到京城,对此事也闭嘴不提,太孙也都差点忘了此事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