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萧安听太孙吴把常大将军说的那句话,就跟着笑道:“常叔向来直意,最怕人谢他了。”

  这就是只当自己做的都是本分,这一点怕是皇帝最喜欢的地方,不似别的人会借军功邀宠。太孙觉得自己有些懂为何自己祖父当初执意让常将军掌六关事了。

  两人说了会儿常将军,萧安才与太孙说到过来的正题,“之前那三个千户,公子可是看清楚了?身手都是军中一流,也是靠着军功升上来的,并未靠祖上。”

  千户里也有靠蒙荫的,也有靠裙带关系的,这些人也并非说是没有能力,不过到底不如自己一刀一枪拼起来的让人好放心。

  “里面姓蔡的那个千户,是我大舅母娘家人。当年我外祖父出事,常叔就是带着他和其他几个一道把蛮子撵出的谷阳。”萧安道。

  当然,这并非是说这一切都是常乐与蔡千户的功劳,而是蔡千户是跟着常乐的,在常乐身边立功不少,就是当初六关兵权岌岌可危之时,也是他在其中带着蔡家的各路亲眷一道拥护的常乐,使得六关兵权没有旁落,而让魏侯之事要翻案变得更难。

  所以,萧安才解释道:“蔡家在六关里姻亲不少,但蔡千户长兄过世后,他便跟着进了军中,是从小兵做着走,每一次升迁都是拿人头来算,没有半分赖蔡家走动。”

  恰恰相反,常乐还赖蔡千户通过蔡家四处游说才得以掌军,然后打退蛮夷,让京中皇帝任命他为六关统帅。

  这一回常将军选上蔡千户,一来本就是他本事就硬,二来其实也有提拔的意思,等攒够了军功,或者是得了贵人眼,再升一级变将军也不是不可能。也就这样的军功,谁也挑不出错来,也最为服众。

  但这一点,萧安不会与太孙明说。

  太孙听了蔡千户的事,其实心中也明白萧安没与他说的那些人□□故,只问道:“那另外的许千户,宁千户又出自何家?”

  萧安道:“许千户是江南人,家中庶出,因家资并不富裕,因此被抽了兵役。后来就在谷阳成了家,娶了黄家的女儿,黄家祖上跟蔡家祖上有几门姻亲关系。”

  这也是当年拥护常乐掌兵的人之一,不过跟蔡家的关系,隔了几代,也算不得亲近了。

  “宁千户就是凤鸣城的人家,也是军户世家,祖上最高也做过参将。他娶的是庞家的女儿,庞家也有子弟在军中,不过驻守在别处,乃多是百户。”萧安道。

  这一位也毫无疑问是常将军的亲信,也可以说是魏侯的旧部。护送太孙这样的重任,常将军不可能让亲信之外的人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