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柳贞摇头,“我知晓魏家娘子是为我安危着想,然大丈夫顶天立地,自是有所为有所不为。魏侯之事,当初我既出手,就没有半途退出之理。”

  皇宫里皇帝拿到太孙吴递上的名单,也未曾看,就问,“可与你父商议?”

  太孙吴答话道:“先请教了父亲两回,才敢与祖父来看。”

  皇帝点头,对太孙与太子的父子之情极为满意,太子对自己就是这般,自也希望入了自己眼的太孙也能与太子这般,以免日后父子相忌,同室操戈。

  等将名单看完,皇帝才再问太孙吴,“为何有魏家人?”

  太孙吴比太子更摸不准皇帝的想法,然也不敢多思虑让皇帝怀疑,只将心中早想好的说辞说了出来,“这本也是孙儿的一点私心,不愿见好友萧安为此伤神。况魏侯之事涉及谋反通敌大罪,恐一般人不如魏家会尽心,然魏家其他人多为避罪而易姓,多不如萧安母女耿介。再者萧安自幼长于六关,与三关六关多熟,深谙军务,要查其他事许也更轻易一些。”

  对萧安这本当是闺阁中的女子,赖魏侯自幼带在身边上战场的福,皇帝倒是知晓一二,就是回了京城,也没少打几架,被人告进过宫里过。

  对于太孙吴与萧安之间的交情,皇帝也是明白的,倒也没往男女之情上想,实在是萧安那名声实在是太狠厉了一些,他也是真心想要寻出证据来证明魏侯不曾有过谋反之意,也对选上魏氏母女没有别的意见,只是到底还是多说了一句,“你心中有主意就好,只是人心难测,对人多一份防心总归没有大错。”

  太孙吴自然应喏,与皇帝保证道:“孙儿心中明白,不会轻易被人蒙骗,何况还有祖父身边的探案高手,就是魏家有意为假,也蒙骗不了张公公的眼睛。”

  太孙吴的名单里,有一位就是皇帝身边颇为重视的张公公,不过二十七八,掌刑事,后宫里多少见不得人的事,皇帝不愿意为外臣知晓,多赖张公公查案,虽是在内事上出力,然明察秋毫的本事并不比刑部大理寺中人差。

  此人在皇帝心目的可信度自是不用太孙吴多说,也正是因有了这么一个人,皇帝才同意了太孙吴给出的名单。

  毕竟张公公的前程是自己给的,而魏家的人即便是能影响到太孙吴,却也影响不了这样一个无父无母癖好见不得光的人。

  “既如此,再过几日,你们便出京罢。”皇帝道。

  太孙吴又与皇帝说了会儿话,这才退出了勤政殿,恰遇上被皇帝召见的张公公,便停下脚步与他客气了两句,然也并未说魏侯之事。

  张公公面白无须,年岁上是近而立,然与二十上的也相差不大,一张脸白里透红透着别的太监难有的精神气,在与太孙吴请安后见太孙吴竟与自己客套了两句,面色也不变,只笑眯眯地陪太孙吴客气完,才在心里嘀咕怎的回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