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4 / 7)
“妹妹是说?那我就恭喜妹妹了。”陈敏娴细细思量,不得不说,杜氏的猜想确实符合皇帝一贯的做法,且杜家老九就在凤阳参战,到时候为了安抚杜家,拿到杜家在南锣的势力,杜氏封为贵妃是早晚的事。
“至于小纳兰氏和四皇子之事,是我故意瞒着姐姐报给陛下的。只因我太了解姐姐,姐姐凡事都以皇上为第一考量,姐姐知道那事的时候,虽然愤恨,却还是一心想着皇上的龙体。是以妹妹才并未劝服姐姐,反而一开始就提议瞒住皇上。只有让姐姐相信了我,之后在往行宫传信,姐姐才不会起疑。”
“妹妹好算计,本宫竟然完全没有察觉。还是宗人府带人来押走四皇子,才反应过来妹妹已经把那事上报给主子爷。”
“姐姐,说句托大的话。这后宫之中,皇上最敬重的是皇后娘娘,最信任的是姐姐,最纵容的是我。现在皇后娘娘不在局中,且不愿入局。姐姐和我被当作主子最好用的棋子,如果咱们联手蒙骗皇上,你说,他会如何想?”
“是我糊涂了,比起四皇子和纳兰氏,手握戍部和辛部的本宫和妹妹的背叛,才更让皇上伤心纷乱。”陈敏娴最佩服杜氏的,就是她只要不牵扯到三皇子,就一直保持的清醒和本分。做为一份棋子的本分和清醒认知,并不是谁都能时刻警醒难忘的。
“至于柳氏,确实是自尽。她并不像纳兰氏姊妹那样自大张狂,她一向是隐忍和善于审时度势的。姐姐想想她自杀前留下的遗书,就明白了。”十娘把那遗书再一次拿起,递给陈敏娴。
“不必了,之前本宫就猜到了。她会自尽,唯一的解释就是,她从头到尾是知道四皇子和小纳兰氏私通的。甚至可以说,是她帮着柳家把这个计划给完善的。对着一个有野心的养子,多几次串掇,之后暗中推动,并非难事。”
“是,所以姐姐看,她虽然被关进了冷宫,可柳家在外能反咬本宫一口,也能趁机打压我杜家。她的消息网,当年被本宫拔除过几次,可依然发展的很快。她选择在了十一日赴死,是一早知道了四皇子和小纳兰氏事败。想以自己一死保全柳家。也是借此机会告诉皇上,她知道四皇子和小纳兰氏的事,柳家也知道,如果皇上一意孤行,那么天下间的传言就不那么好控制了。临死前,能为着家族做到这一步,也算是尽孝了。”
“妹妹说的,本宫何尝不明白?本宫不明白的是,她既然已死,皇上也不会在追查下去,妹妹为何要咬着她不放?”
“姐姐,不是妹妹我咬着不放,是遥儿快从西北回来了,你说,当年之事,孩子真不介意么?本宫当年的,不得不给孩子一个交代。二来,咱们的麻烦,怕是又要来了。太后和大公主不日就会跟陆姐姐她们一起回京。陛下密令,永寿宫封宫,软禁太后和大公主,待他回京在做惩处。此外,宁淑媛为嫁女操劳,一病不起,为免后宫中人打扰,淑媛养病期间,翊坤宫封宫。”
“太后、大公主、宁氏和赐死的九皇子生母。这行宫之事处处透着诡异,妹妹的人可曾探出虚实?”陈敏娴想到这么多总是在佛堂,却总是给人无形压力的太后。还有出嫁前怨恨,在战场上狠毒残害兄弟的大公主慕静倾,不由得一激灵。
“待陆姐姐和宁姐姐回京,咱们在探探他们的口风。我这边的消息,暂时还未传来。”
“只好这样了。朝中这些日子,也乱的不成样子,八王借着柳氏之死和纳兰氏之死,把柳家和纳兰家大半势力打压殆尽。朝中这两家被罢免的官员不计其数,这么动荡,当真没有问题么?”
“前朝是爷们的事儿,咱们只管好咱们的一亩三分地就好了。至于那些动荡啊战乱啊,自有爷们去操心。倒是姐姐得快些动手,排查出内宫大柳氏和小纳兰氏的势力,一律……”
“妹妹放心,这事你不必出面了。本宫来做倒是便宜,也省得宫人编排你打压有子的皇妃。”
↑返回顶部↑
“至于小纳兰氏和四皇子之事,是我故意瞒着姐姐报给陛下的。只因我太了解姐姐,姐姐凡事都以皇上为第一考量,姐姐知道那事的时候,虽然愤恨,却还是一心想着皇上的龙体。是以妹妹才并未劝服姐姐,反而一开始就提议瞒住皇上。只有让姐姐相信了我,之后在往行宫传信,姐姐才不会起疑。”
“妹妹好算计,本宫竟然完全没有察觉。还是宗人府带人来押走四皇子,才反应过来妹妹已经把那事上报给主子爷。”
“姐姐,说句托大的话。这后宫之中,皇上最敬重的是皇后娘娘,最信任的是姐姐,最纵容的是我。现在皇后娘娘不在局中,且不愿入局。姐姐和我被当作主子最好用的棋子,如果咱们联手蒙骗皇上,你说,他会如何想?”
“是我糊涂了,比起四皇子和纳兰氏,手握戍部和辛部的本宫和妹妹的背叛,才更让皇上伤心纷乱。”陈敏娴最佩服杜氏的,就是她只要不牵扯到三皇子,就一直保持的清醒和本分。做为一份棋子的本分和清醒认知,并不是谁都能时刻警醒难忘的。
“至于柳氏,确实是自尽。她并不像纳兰氏姊妹那样自大张狂,她一向是隐忍和善于审时度势的。姐姐想想她自杀前留下的遗书,就明白了。”十娘把那遗书再一次拿起,递给陈敏娴。
“不必了,之前本宫就猜到了。她会自尽,唯一的解释就是,她从头到尾是知道四皇子和小纳兰氏私通的。甚至可以说,是她帮着柳家把这个计划给完善的。对着一个有野心的养子,多几次串掇,之后暗中推动,并非难事。”
“是,所以姐姐看,她虽然被关进了冷宫,可柳家在外能反咬本宫一口,也能趁机打压我杜家。她的消息网,当年被本宫拔除过几次,可依然发展的很快。她选择在了十一日赴死,是一早知道了四皇子和小纳兰氏事败。想以自己一死保全柳家。也是借此机会告诉皇上,她知道四皇子和小纳兰氏的事,柳家也知道,如果皇上一意孤行,那么天下间的传言就不那么好控制了。临死前,能为着家族做到这一步,也算是尽孝了。”
“妹妹说的,本宫何尝不明白?本宫不明白的是,她既然已死,皇上也不会在追查下去,妹妹为何要咬着她不放?”
“姐姐,不是妹妹我咬着不放,是遥儿快从西北回来了,你说,当年之事,孩子真不介意么?本宫当年的,不得不给孩子一个交代。二来,咱们的麻烦,怕是又要来了。太后和大公主不日就会跟陆姐姐她们一起回京。陛下密令,永寿宫封宫,软禁太后和大公主,待他回京在做惩处。此外,宁淑媛为嫁女操劳,一病不起,为免后宫中人打扰,淑媛养病期间,翊坤宫封宫。”
“太后、大公主、宁氏和赐死的九皇子生母。这行宫之事处处透着诡异,妹妹的人可曾探出虚实?”陈敏娴想到这么多总是在佛堂,却总是给人无形压力的太后。还有出嫁前怨恨,在战场上狠毒残害兄弟的大公主慕静倾,不由得一激灵。
“待陆姐姐和宁姐姐回京,咱们在探探他们的口风。我这边的消息,暂时还未传来。”
“只好这样了。朝中这些日子,也乱的不成样子,八王借着柳氏之死和纳兰氏之死,把柳家和纳兰家大半势力打压殆尽。朝中这两家被罢免的官员不计其数,这么动荡,当真没有问题么?”
“前朝是爷们的事儿,咱们只管好咱们的一亩三分地就好了。至于那些动荡啊战乱啊,自有爷们去操心。倒是姐姐得快些动手,排查出内宫大柳氏和小纳兰氏的势力,一律……”
“妹妹放心,这事你不必出面了。本宫来做倒是便宜,也省得宫人编排你打压有子的皇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