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特么真到让人蛋疼,除了冥都银行,和百元大钞几无二致,行内的警察都懂,这种印制拙劣的东西也有它的用处,可以当骗子的道具,这些制作者,从一开始就是准备骗人去,而不是哄鬼。

  排查遇到的阻碍迅速被击溃,七家印刷小厂、五家造纸厂,由此引发的大量从事加工、运输、封装等产业的农户,有上百人,印制的东西除了证件胚子,还有教辅书,冥钞,烟盒包装,医药盒包装等等,无一例外,都是私制。

  突审又有发现,刑警逮住了几个吞吞吐吐紧张兮兮的,又在一家户地下室找到了一个车间,十几台喷墨打印机接着连供还在作业,蹭蹭喷出来的,都是五元、二十元假币,这是最接近r7案情的线索,不过辨识之下,还是距离r7的做工相差太远。

  梳理了一番造假人员,刑警开始拿着涉案人员的照片,让这里的村民一一辨识。

  很快辨识出结果来了,这不和尚么?刚走没多久,对,那家印钱还是他们教的?在哪儿干?不就那边印冥币的,还是跟他们学的。

  这个线索让外勤如获至宝,封锁了一家印刷厂,开始寻找可能遗留的证据……

  ……

  “‘绰号’和尚的这个人叫王立松,济源人氏,是党教官认出来的,陕省的传销里见过,他隐隐记得,询问传销案的嫌疑人,才确定这个人的身份……刚联系过地方派出所,这个人早年出家当和尚,有些年没回去了,家里有个老娘,早改嫁了。”

  关毅青递着刚刚誉印的资料,一个光头,满脸横肉的大头像,还是早些年的户籍资料留存,林其钊皱着眉头问:“那这是又还俗了?”

  “就是俗家弟子,在塔沟武校学过几年,有过当保安的经历,这张身份证自两年前就不再使用了。”关毅青道。

  大数据的分析就止步于此了,如果嫌疑人刻意地不用自己的身份资料,又没有可靠的生物特征比对,那就只能靠原始的刑侦手段了,林其钊扫了几眼道着:“大桥村的排查也确认,王立松确实在那里呆了近两个月……外勤正在查找可能形成证物的东西,还是师傅棋高一着啊。”

  “当面夸就行了,背后就算了……”有声音传来了。

  关毅青一喜,绕过办公桌,看到了屏幕上,正视频通话的申令辰,她伸手打了个招呼,申令辰笑着问:“毅青,还习惯吗?”

  “闲久了,一忙起来还真不习惯。”关毅青笑道。

  “那就做好持久战的准备,这一窝恐怕要超乎咱们的想像,正好都在,咱们大致讨论下方向,郭伟给你们传一下下午审讯的视频,你们也帮我参谋一下,这个拐王究竟知道多少东西。”申令辰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