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林莓看了眼齐择为,他和老爷子相处最久,这种时刻他不上谁上?

  齐择为觉得自己真不该收林莓这个徒弟!不主动帮师父扛事也就罢了,遇见什么问题就把师父推出去当挡箭牌,一点都不尊师重道!

  这样想归想,该做的事还是要做。

  “师父,你看出什么了?”齐择为轻轻碰了碰齐老爷子,压低的声音唤回了老爷子的神智。

  齐老爷子似乎还有些茫然地环视了林莓等人一圈,然后长叹一声,“丫头,你果然是有福之人啊!”

  林莓被老爷子这神来一句弄的有些茫然,但还是很快反应了过来,“外公,这宣纸很名贵吗?”

  “贵!怎么不贵!”齐老爷子情绪亢奋起来,“澄心堂纸听说过吗?”

  “是李煜御用的澄心堂纸吗?”齐择为插嘴道。

  齐老爷子点点头,“何止是御用,还是御制。”

  接着,齐老爷子就给他们详细讲述了澄心堂纸的由来和地位。

  根据有关文献记载,李煜嫌弃蜀笺不能长期保存。就花重金请来造纸高手,在澄心堂大殿为他造纸。据说,他不仅常常去大殿观赏造纸的进展,还同造纸工一起捞纸、焙纸。每制成一批纸,他都亲自试写,反复琢磨,反复改进,直到满意为止。经过几年琢磨,才最终按照他的心意,造出了细薄光滑又坚韧的澄心堂纸。

  纸造好后,李煜十分喜爱,将澄心堂纸视为御纸,专供宫廷使用,而他本人对澄心堂纸的喜爱甚至到了“非澄心堂纸不书”的地步。他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传世杰作,就是写在澄心堂纸上。

  宋灭南唐后,澄心堂纸的工艺就失传了。只有部分澄心堂纸从宫中流传出来,被许多文人雅士收藏。北宋文学家刘敞曾得到一百张,还为此赋诗赞叹:“当年百金售一幅,澄心堂中千万轴……流落人间万无一,我从故府得百枚。”

  后来,刘敞又送了十张纸给欧阳修,而欧阳修这样的一代文豪,却做了首诗说,“君家虽有澄心纸,有敢下笔知谁哉!”意思是说,虽然有澄心堂纸了,但是谁舍得在这上面下笔书写呢?

  之后,欧阳修又转赠两枚澄心堂纸给梅尧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