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程老板是指程砚秋吗?你的意思是薛小姐和程砚秋学过戏?”

  程砚秋亦是民国时期极为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与梅兰花、尚小云,荀慧生三人一起并誉为京剧四大名旦。

  “听她的唱腔,应该是。”

  舒眉这有些不解地问:“可唱戏不是下九流的事吗?怎么薛白堂堂一个将门千金,会拜戏子为师学这个呢?”

  “唱戏虽然是下九流的贱业,可是名流贵族效仿梨园票戏却是极风雅的一件事。上流社会的名媛公子,多半都是票友。”

  清末和民国时期,中国戏剧的发展空前繁荣昌盛。宗室八旗、社会名流都爱戏懂戏,并以善唱会演为能事。这些精娴于音律、能演唱却不参与商演收取报酬的业余爱好者,就被称之为“票友”。譬如袁世凯之子袁寒云,以及后来成为名伶的俞振飞、言菊朋、姜妙香、欧阳予倩等,最早都是有名的票友。

  票友与科班出身的角儿有着身份上的明显不同。科班出身的演员大多是穷苦人家出身,从小便由父母送往戏班学戏,接受严格的科班训练。他们的文化一般都不高,学艺也往往并非出于自愿。而票友则不同,他们都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懂一些琴棋书画、诗词音律。他们学艺出于兴趣与爱好,不受科班制度束缚,与科班的强迫学艺完全不同。

  票友们多属名门贵族,有钱、有闲、有文化素养,往往就是票友们的标签。他们酷爱戏剧,痴迷于这一高雅艺术。除了如痴如醉地听戏外,他们还一丝不苛地学戏、有板有眼地票戏,家里往往备着整套戏剧行头乐器——“鼓镟铙钹多齐整,箱行彩切俱新鲜”。

  在旧时,票友被形容为戏迷中的精品。如果用现代语言来形容,票友们就是戏迷中的脑残粉了。

  注:关于票友的那两段说明文字,引自2000年06月0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文章《票友》,作者顾关元。

  54|29. 独家发表

  在旧时,票友被形容为戏迷中的精品。如果用现代语言来形容,票友们就是戏迷中的脑残粉了。

  薛白就是这样的一位票友,她擅长唱程派青衣。此刻虽然不是扮戏彩唱,而是便服清唱,但那幽咽婉转、跌宕起伏的唱腔,依然唱得极富艺术感染力,让满社的人都听得屏声息气。一曲唱罢,掌声如雷。

  笑盈盈地四顾点头致谢时,薛白忽然瞥见了屋子一角并肩而站的江澈与舒眉。微微一怔后,她马上朝着他们走过去,有些意外地问:“咦,你们怎么一块来了?”

  “哦,我开车出来时正好遇上了舒眉,就叫上她一起来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