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4 / 7)
百里述道:“开始的时候不知道,是那次你乞巧节受了伤,我有所察觉,后来才渐渐知道你正在康复的。”百里述将她搂紧了些,问她:“为什么好了却不告诉我?”
林清时没想到他在那么早的时候就已经有所察觉,垂下了眼睛,低声回道:“因为我也发现了,从那个时候开始,你似乎就变了。”
百里述一顿,将她紧紧搂住,头埋在她的脖颈里,一时感慨良多。连母妃都没有发觉的事情,她竟然察觉到了。
半晌,百里述道:“总归心还是那颗心,你别怕。”
林清时将脸贴在他胸口,听着他平稳有力的心跳,轻声道:“嗯,我没怕。”
作者有话要说: 晚安。
☆、第117章
时年七月,燕楚两国开战,燕国大将雄天勇猛异常,战事一起便犹如神助,打的楚**队节节败退。
楚国国内因为夺储风云刚过,此时正处于百废待兴之际,一时间内忧外患,令新登基的楚帝苦不堪言。
同年八月,楚帝派人出使燕国,像燕帝说明了楚国并非有意挑衅,而是叛军乱党打着大楚的旗号在边关作乱,希望燕帝能够下令退兵,楚国愿与燕国定下合约,十年之内,绝不兴起战事。
楚国摆明了要生息养兵的要求,燕帝如何能够应允?不论楚国因何兴起战事,楚人在大燕边境烧杀扰民是不争的事实。况且,此刻大燕军队势如破竹,于两国交界之处驱兵直入楚地,已经夺下了楚国两座城池,在一片大好形势下,燕帝如何肯放手退兵?
年纪老迈的燕帝看着一封封从边关传来的捷报,只觉得自己刚登基那会儿的雄心壮志又被重新点燃了!
燕帝下令,增兵十万,由太子百里危率领军队前往边关支援雄天,百里危做主帅,雄天做副帅,势必要拿下楚国,直取其国都郦城!
次年二月,春寒料峭,大燕这边的士兵裹着新制的冬衣,吃着新粮,满怀豪情,壮志雄心,士气高涨。而楚国这边则恰恰相反,裹得是单薄的秋衣,吃的是混着沙子的陈粮,甚至还常常吃不上饭,只能找些草根充饥,可谓是一片愁云惨淡,毫无半点士气可言。
在这种强烈的差距对比下,不过两月,大燕便占领了楚国八座城池,一路高歌凯旋,逐步向楚国国都行进。
↑返回顶部↑
林清时没想到他在那么早的时候就已经有所察觉,垂下了眼睛,低声回道:“因为我也发现了,从那个时候开始,你似乎就变了。”
百里述一顿,将她紧紧搂住,头埋在她的脖颈里,一时感慨良多。连母妃都没有发觉的事情,她竟然察觉到了。
半晌,百里述道:“总归心还是那颗心,你别怕。”
林清时将脸贴在他胸口,听着他平稳有力的心跳,轻声道:“嗯,我没怕。”
作者有话要说: 晚安。
☆、第117章
时年七月,燕楚两国开战,燕国大将雄天勇猛异常,战事一起便犹如神助,打的楚**队节节败退。
楚国国内因为夺储风云刚过,此时正处于百废待兴之际,一时间内忧外患,令新登基的楚帝苦不堪言。
同年八月,楚帝派人出使燕国,像燕帝说明了楚国并非有意挑衅,而是叛军乱党打着大楚的旗号在边关作乱,希望燕帝能够下令退兵,楚国愿与燕国定下合约,十年之内,绝不兴起战事。
楚国摆明了要生息养兵的要求,燕帝如何能够应允?不论楚国因何兴起战事,楚人在大燕边境烧杀扰民是不争的事实。况且,此刻大燕军队势如破竹,于两国交界之处驱兵直入楚地,已经夺下了楚国两座城池,在一片大好形势下,燕帝如何肯放手退兵?
年纪老迈的燕帝看着一封封从边关传来的捷报,只觉得自己刚登基那会儿的雄心壮志又被重新点燃了!
燕帝下令,增兵十万,由太子百里危率领军队前往边关支援雄天,百里危做主帅,雄天做副帅,势必要拿下楚国,直取其国都郦城!
次年二月,春寒料峭,大燕这边的士兵裹着新制的冬衣,吃着新粮,满怀豪情,壮志雄心,士气高涨。而楚国这边则恰恰相反,裹得是单薄的秋衣,吃的是混着沙子的陈粮,甚至还常常吃不上饭,只能找些草根充饥,可谓是一片愁云惨淡,毫无半点士气可言。
在这种强烈的差距对比下,不过两月,大燕便占领了楚国八座城池,一路高歌凯旋,逐步向楚国国都行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