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出其不意,有的时候确实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无规矩不成方圆。方圆之内,侦查的把控度更高。再离开幺半仙的家里很远的时候,我突然决定,这次侦查,采用最原始的侦查方法。

  目击证人。几乎可以说是没有。

  犯罪痕迹,也没有。

  犯罪动机,非说要有的话,就是和幕后黑手的犯罪动机重叠了,他们是奉了幕后黑手的命令对小眉下手的。凶手杀小眉,应该没有直接自我产生的犯罪动机,所以从犯罪动机入手,可行度也不大。

  我现在能依赖的,就是最传统的侦查方式:不在场证明调查和心理讯问。

  一直到下午的时候,王雅卓还没有回来,我等了几个小时,但是并不是在找王雅卓。我担心王雅卓,但是我突然想起了李教授对我说过的一句话:我们可以牺牲,可以承受痛苦,为什么你不可以。

  准确的说,下定决心参与这场博弈的人,都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第520章 从房屋结构入手

  我再去接触村民的时候,他们的态度比之前好了,至少愿意配合我的调查。我知道,这是幺半仙为我提供便利的结果,我的推测果然没有错,我知道幺半仙会帮助我。村民居住的比较分散,想要用半天的时间,把所有的村民都调查一遍,根本不可能。

  我只能从村口开始,按照顺序。一户人家一户人家地询问。案发时间,就是在我们跟着幺半仙离开永村的那个夜晚,当时天色已晚,又下着大暴雨,所以在村子里走动的人不多,而这些人家,都住的比较分散,想要让他们互相证明对方是不是有不在场证明,根本不可能。

  所以,不在场证明的调查,只能在同一户人家里进行确认了。同住一个屋檐,对彼此的行踪的确更容易掌握,但是,同屋调查,有一个巨大的弊端。一起住的人,要么是夫妻,要么是亲人,如果有人存心偏袒,我也没有任何办法。

  而且,村子里要几户人家。都和老赵一样,是一个人住,所以那部分人,只能自己说明自己的不在场证明,这种不在场证明。没有任何法律效力,但也不能因为他们拿不出不在场证明而确定他们就是犯罪嫌疑人。

  这就是这起案子最大的困难所在。虽然困难,但是我不得不去一一调查走访。一个下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天黑的时候,我走出了今天准备走访的最后一户人家的家门。可以说,我浪费了一天,因为我什么都没有问出来。

  这些人,要么就是一个人居住,说自己当时在屋里睡觉,要么就是一家人,互相说他们都不会在那么晚冒着大雨出门。我回到了老赵的家里,老赵正在做饭,我坐在餐桌边上,一直盯着老赵的背影。

  这个人,是我重点怀疑的对象。小眉就在老赵的家门口遇害,尽管凶手作案的时候,未必会发出大动静,而且当时下着暴雨,动静会被湮没在雨声中,但是相对于其他人,老赵是最有可能听到动静的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