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3 / 7)
在席中,身居高位的朝廷大臣对同席的卑微小吏,没有表现出任何轻视之意,同样,那些刚出仕的年轻进士,面对这些呼风唤雨的云端之士,也是没有任何自卑之感。因而,整个雅集的气氛都显得极其融洽。
看到眼前这般其乐融融的情景,端坐在主位上的袁一心里很是清楚,寒门之士的不卑,达官显贵的不亢,并不是因为他们都有着非同一般的思想素质,或是,高洁的道德情操。
那么,在纸醉金迷,以财力论贵贱的长安城中,在等级分明的官场之上,为何会在出现如此不可思议的其乐融融呢?
这一切的成因,都得归功于袁一在第一次雅集上的大发雷霆。
那次雅集,按袁一的意思,座次也是不分排位。
等到雅集开始,达官显贵一入座,看到身边同席的人竟是官阶低微的小吏,甚至有的还是来参加应届科举的举子。
感到有失身份的达官显贵,顿时脸色变得极其难看,而那些小吏举子,见身边的达官显贵不高兴,心里都是战战兢兢,如坐针毡。
期间,一名九品文林郎见同座的是从三品银青光禄大夫,便出于礼貌想要给这位大官敬杯酒。可他递上酒杯,光禄大夫也不接酒,只是轻蔑地冷哼了一声,便扭过头继续欣赏歌舞,将文林郎晾在了一旁。
文林郎敬酒时本就露怯,现在又被冷眼相待,他心中极为忐忑,不由得手一哆嗦,杯子的酒便洒落到了光禄大夫的衣裳上。
光禄大夫心中本就憋着一口气,不得发泄,此时,正好找到由头,对着文林郎一顿臭骂。
文林郎又是赔罪,又是磕头,可光禄大夫不但没有偃旗息鼓,反而越骂越狠。最后,歌舞也被迫因骂声中止。
其实,事情刚发生之时,主座上的袁一早就听到了俩人的对话,明白了整件事的经过。之前,他没有起身去制止,是因为觉得,光禄大夫应该懂得见好就收的道理。
面子给了,可这位光禄大夫偏要闹得收不了场,那么,他就只能让这个官大压小的混蛋,重新学会做人!
这样想着,袁一便起身走下台阶来到光禄大夫面前,看了眼跪在光禄大夫脚边的文林郎,只见他以头点地,吓得瑟瑟发抖。袁一向他问道:“孙文正,说说刚才发生了什么事?”
这位文林郎见有人正喊自己的名字,便抬起头看到,竟然是荣郡王在跟自己说话。
↑返回顶部↑
看到眼前这般其乐融融的情景,端坐在主位上的袁一心里很是清楚,寒门之士的不卑,达官显贵的不亢,并不是因为他们都有着非同一般的思想素质,或是,高洁的道德情操。
那么,在纸醉金迷,以财力论贵贱的长安城中,在等级分明的官场之上,为何会在出现如此不可思议的其乐融融呢?
这一切的成因,都得归功于袁一在第一次雅集上的大发雷霆。
那次雅集,按袁一的意思,座次也是不分排位。
等到雅集开始,达官显贵一入座,看到身边同席的人竟是官阶低微的小吏,甚至有的还是来参加应届科举的举子。
感到有失身份的达官显贵,顿时脸色变得极其难看,而那些小吏举子,见身边的达官显贵不高兴,心里都是战战兢兢,如坐针毡。
期间,一名九品文林郎见同座的是从三品银青光禄大夫,便出于礼貌想要给这位大官敬杯酒。可他递上酒杯,光禄大夫也不接酒,只是轻蔑地冷哼了一声,便扭过头继续欣赏歌舞,将文林郎晾在了一旁。
文林郎敬酒时本就露怯,现在又被冷眼相待,他心中极为忐忑,不由得手一哆嗦,杯子的酒便洒落到了光禄大夫的衣裳上。
光禄大夫心中本就憋着一口气,不得发泄,此时,正好找到由头,对着文林郎一顿臭骂。
文林郎又是赔罪,又是磕头,可光禄大夫不但没有偃旗息鼓,反而越骂越狠。最后,歌舞也被迫因骂声中止。
其实,事情刚发生之时,主座上的袁一早就听到了俩人的对话,明白了整件事的经过。之前,他没有起身去制止,是因为觉得,光禄大夫应该懂得见好就收的道理。
面子给了,可这位光禄大夫偏要闹得收不了场,那么,他就只能让这个官大压小的混蛋,重新学会做人!
这样想着,袁一便起身走下台阶来到光禄大夫面前,看了眼跪在光禄大夫脚边的文林郎,只见他以头点地,吓得瑟瑟发抖。袁一向他问道:“孙文正,说说刚才发生了什么事?”
这位文林郎见有人正喊自己的名字,便抬起头看到,竟然是荣郡王在跟自己说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