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6 / 7)
俞云双的手从他的手中一点一点的退了出来:“那我觉得,我找不出什么能原谅你的理由了。”她后退了一步,抬头望他,容色平静道,“我谢你舍出三年来陪我消遣,也祝你此去彦国路途通达,你我之间就此别过,从此往后,我只盼后会无期。”
言毕,她又深深看了卓印清一眼,轻纱衣袖轻拂间,人已转身出了屋门。
卓印清立在原地,视线紧紧凝在俞云双方才伫立的地方舍不得转开,许久之后,他终是扯了扯唇角,以手背覆眼,轻叹了一口气。
☆、第129章
窦派倒戈,季派倒台,朝堂上少了党派之间为了一己私利的针锋相对,多了求真务实,风气自然得以改善。
这样一派清明祥和的大好格局,是大多数人愿意看到的,不过却不包括俞云宸。
在过去季派一家独大时,俞云宸的一切决定都需要看季正元的脸色,后来窦派从季派中分离出来,与季派分庭抗礼,俞云宸好不容易夺回了些许主动权,却又在季窦二派相继倒台之后,被如日中天的中立派制衡住。
如今遇到朝堂争论,俞云宸与中立派的意见相同还好,若是相左,势必引来群臣争辩,最后屈服于百官联名附议下。
中立派与专攻私利的季窦两派不同,他们中大部分人身怀一腔抱负,风骨鲠正,当初正是因为不屑以搅入党争的方式来谋求升擢,从而遭到了排挤。如今朝堂形势大好,中立派又有俞云双主持,出了不少政绩斐然之辈。
一面是与朝臣矛盾达到顶峰的小皇帝,另一面是手握重兵进贤达能的无双长公主,一时间谶纬禅让之说四起,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今上这个皇位,坐得着实没有什么意思。
换句话说,俞云双与帝位之间,就只差一个名正言顺了。
对于这样的局面,有人乐见其成,也有人惶恐不安。
而怀安公卓峥,是介于这二者之间的。
当初今上将俞云双指婚于卓峥的嫡长子卓印清之时,卓峥还觉得迎了这么一个有“克夫”之名的长公主回府甚是晦气,想方设法地将她往外推。如今时局明朗,卓峥只在心里面庆幸圣上指的这桩婚事,若是俞云双有朝一日真能御极,他仗着俞云双与卓印清的这层关系,多多少少能沾沾光。
只是他却没想到自己的如意算盘还未打起来,便被俞云双与卓印清之间关系的走向弄了个措手不及。
↑返回顶部↑
言毕,她又深深看了卓印清一眼,轻纱衣袖轻拂间,人已转身出了屋门。
卓印清立在原地,视线紧紧凝在俞云双方才伫立的地方舍不得转开,许久之后,他终是扯了扯唇角,以手背覆眼,轻叹了一口气。
☆、第129章
窦派倒戈,季派倒台,朝堂上少了党派之间为了一己私利的针锋相对,多了求真务实,风气自然得以改善。
这样一派清明祥和的大好格局,是大多数人愿意看到的,不过却不包括俞云宸。
在过去季派一家独大时,俞云宸的一切决定都需要看季正元的脸色,后来窦派从季派中分离出来,与季派分庭抗礼,俞云宸好不容易夺回了些许主动权,却又在季窦二派相继倒台之后,被如日中天的中立派制衡住。
如今遇到朝堂争论,俞云宸与中立派的意见相同还好,若是相左,势必引来群臣争辩,最后屈服于百官联名附议下。
中立派与专攻私利的季窦两派不同,他们中大部分人身怀一腔抱负,风骨鲠正,当初正是因为不屑以搅入党争的方式来谋求升擢,从而遭到了排挤。如今朝堂形势大好,中立派又有俞云双主持,出了不少政绩斐然之辈。
一面是与朝臣矛盾达到顶峰的小皇帝,另一面是手握重兵进贤达能的无双长公主,一时间谶纬禅让之说四起,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今上这个皇位,坐得着实没有什么意思。
换句话说,俞云双与帝位之间,就只差一个名正言顺了。
对于这样的局面,有人乐见其成,也有人惶恐不安。
而怀安公卓峥,是介于这二者之间的。
当初今上将俞云双指婚于卓峥的嫡长子卓印清之时,卓峥还觉得迎了这么一个有“克夫”之名的长公主回府甚是晦气,想方设法地将她往外推。如今时局明朗,卓峥只在心里面庆幸圣上指的这桩婚事,若是俞云双有朝一日真能御极,他仗着俞云双与卓印清的这层关系,多多少少能沾沾光。
只是他却没想到自己的如意算盘还未打起来,便被俞云双与卓印清之间关系的走向弄了个措手不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