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2 / 7)
梧桐巷子里都是上了年份的美味,岁月沉淀下来的手艺,时代传承。赵安安很喜欢那里的味道,常去吃。张老太家铺子里的美食随着季节的不同而改变。这个时节,美食的味道来自于院子里那一架胖豆角。大雨打落了花蒂,挺着大肚子的豆角一天天成熟。
赵安安去的时候,张老太正好摘下一把豆角。
“老姨,我又来蹭口饭吃。”赵安安笑着说。
“行,今儿个老姨给你做豆角焖面。”张老太转身就进了厨房。两个煤炉上各煨着一口锅,一锅是醇香的老汤头,一锅是热水。
桌上放着今年的春茶,一遇到热水,叶儿都舒展开来,恢复成娇柔美丽的样子,散发着清香的味道。
赵安安把手里的水果放在桌上,冲了两陶瓷缸茶,也转进了厨房。
张老太正在切五花肉。五十几岁的她依然耳聪目明,健步如飞,手下的活儿更是不含糊。豆角焖面用的手擀面前一天晚上就和好了面团,只等着今天擀了切就成。
“老姨,我来帮你切面吧。”
“行。你切吧。”
赵安安无数次在这里吃过张老太做的饭,隔壁铺子卖的豆浆油条还是她和黎叔的最爱。
“切了面之后用菜籽油抓匀咯,那样才不会连在一起。”张老太说。
“哎,我知道了。”
张老太切好了肉和配料,又去撕豆角,这边赵安安也切好了面,用香醇的菜籽油抓匀放在簸箕里。
锅里放少许油,把撕好的豆角炒至软,盛出。葱花,蒜末,八角和花椒下锅炒香,再放入猪肉炒至变色。盛出的豆角放入锅中翻炒,加生抽。锅中放入没过豆角的水,把面条捋顺了放在上面,盖上锅盖开焖。汤烧沸之后,收中火。等到锅中发出滋滋的响声时候,在面条上撒一层盐翻匀,汤汁少了三分之一以后,收掉水分,用筷子将豆角面条和汤汁拌匀,洒上剁好的葱花蒜末和酱油醋一起吃,唇齿留香。
“老姨,您这水平一天比一天好,太好吃了。”赵安安边吃边说。
↑返回顶部↑
赵安安去的时候,张老太正好摘下一把豆角。
“老姨,我又来蹭口饭吃。”赵安安笑着说。
“行,今儿个老姨给你做豆角焖面。”张老太转身就进了厨房。两个煤炉上各煨着一口锅,一锅是醇香的老汤头,一锅是热水。
桌上放着今年的春茶,一遇到热水,叶儿都舒展开来,恢复成娇柔美丽的样子,散发着清香的味道。
赵安安把手里的水果放在桌上,冲了两陶瓷缸茶,也转进了厨房。
张老太正在切五花肉。五十几岁的她依然耳聪目明,健步如飞,手下的活儿更是不含糊。豆角焖面用的手擀面前一天晚上就和好了面团,只等着今天擀了切就成。
“老姨,我来帮你切面吧。”
“行。你切吧。”
赵安安无数次在这里吃过张老太做的饭,隔壁铺子卖的豆浆油条还是她和黎叔的最爱。
“切了面之后用菜籽油抓匀咯,那样才不会连在一起。”张老太说。
“哎,我知道了。”
张老太切好了肉和配料,又去撕豆角,这边赵安安也切好了面,用香醇的菜籽油抓匀放在簸箕里。
锅里放少许油,把撕好的豆角炒至软,盛出。葱花,蒜末,八角和花椒下锅炒香,再放入猪肉炒至变色。盛出的豆角放入锅中翻炒,加生抽。锅中放入没过豆角的水,把面条捋顺了放在上面,盖上锅盖开焖。汤烧沸之后,收中火。等到锅中发出滋滋的响声时候,在面条上撒一层盐翻匀,汤汁少了三分之一以后,收掉水分,用筷子将豆角面条和汤汁拌匀,洒上剁好的葱花蒜末和酱油醋一起吃,唇齿留香。
“老姨,您这水平一天比一天好,太好吃了。”赵安安边吃边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