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出兵北辽一事定下,二月,太子领兵大同,傅钊则驻守局势稍平静一些的安州。

  傅钊很不服,这摆明了太子欺负他,不给他立功的机会。

  对着这小孩子的心性,傅铮叹了一声,劝慰道:“这场仗不好打,留守安州也好。”傅钊撇撇嘴,有些不屑。傅铮瞧在眼里,根本放心不下,他向延昌帝请旨送行。

  这次没有太子使绊子,难得贺太傅又帮他说了几句话 ,傅铮才得以离京。

  一路过来,流民成灾,只有安州尚可,还是一派欣欣向荣之姿。

  傅钊见状仍不屑撇嘴:“镇守这个地方有什么用?”他需要建大功,免得循循回京,被太子占去先机。

  见他还这么毛躁,傅铮不得不提醒:“十一弟,莫要失了大意,一切谨慎为妙。”

  傅钊是听他话的,这会儿“嗯”了一声,答应下来,着手在营中整顿兵力。

  傅铮不方便接触军务,无所事事,这两日只在安州城中溜达。

  这几天从北方逃难下来的流民越来越多,各州各府都不敢随意开城门放他们进去,安州知府心软,开城门将流民放进来。城中人越来越多,没地方去,就蜷缩在路边。有人施舍粥,可哪儿够呢?天寒地冻,每天都会死几个。再加上吃的又少,抢东西的不计其数,闹得人心惶惶。

  傅铮坐在酒馆上,冷冷打量着底下的人。

  百姓总是苦的,可这份苦他无能为力。

  他寒着眸子随意一瞥,就见底下经过一辆简朴马车。因为路上都是人,那车行的慢,车里的人悄悄掀开车帘,探出脸张望。傅铮看到的时候,已经是后脑勺了,车里的人盘着农家姑娘的发髻,没什么特别的。傅铮本要别开眼的,忽的,他又顿住目光。

  就算隔得远,就算是后脑勺,傅铮也认出这人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