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收手,咳了两声:“我是说,月儿,你用的什么脂粉呀,给我推荐推荐。”

  “脂粉?”月儿好像不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一样,“我从来不用呢。我太笨了,不会挑!”

  哈哈哈这是什么绿茶发言!果然是直男最喜欢的类型。

  我们到了她早已安置好的客房,告诉下人们把行李放好后就可以自己去城里玩了。这些天他们劳动辛苦,奉安是东部购物天堂,放他们半天假,让他们搞搞代购什么的,也算是主子的恩典。

  侍女小厮们都散去后,我们三人对坐饮茶,月儿说:“皇上到的时间刚刚好。”

  “嗯,”薛殊点头,“事办得如何?”

  “老靖王素来极谨慎呢,”月儿轻描淡写,“第一条征税政令下来时便勒令底下人仔细清点,宁愿报多,也不报少。听闻林将军的做法后,还一度想要效仿。当然,被我家世子拦住了。我为他牵线,找到户部的苏治,背着他爹做了瞒报的事。苏治前些日子下狱,听说供出了些东西?”

  薛殊又“嗯”了一声。

  “告发令下来后,我把搜罗的证据给了赵三儿,叫他一纸状书把他告了。罗邑丞那边拿不定主意,已经去请钦差,信使都出了吴关,老靖王才知道这事,想压也为时已晚。如今奉安传得沸沸扬扬的,官府也不好不审,老靖王重金找人平事儿,可上头意见坚决,又没人摸得透圣意,尤其上次彻查户部后,谁敢去接,只不过将此案拖着罢了。老靖王不知道此中水深浅,打算去京城探风声,为他儿求情,大约也就是这两天动身了。”

  薛殊淡淡一笑:“漂亮。”

  胤朝的诸侯王过得有点憋屈。在薛殊改革之前,他们理论上也不是自己封地的长官。朝廷派官员领导地方,他们只是可以吃一部分的赋税,掌一些兵权而已。当然,话虽如此,但文帝懦弱的地方政策让诸侯王们都不免有些嚣张,颇有真把自己当王的意思。结果后来薛殊颁布所谓的荫公令,硬把他们的封地切割不说,还把兵权也夺了。

  如今,政令已颁发十三年,诸侯们在本地的政治影响力急剧下降,以至于最强的靖王也没办法给自己儿子擦屁股。

  扳倒一个人,要讲究名正言顺。薛殊要是上来就对靖王说:哥们,你屯兵三万,是不是想死,老子成全你。那是有些唐突。

  相比之下,设个套给他钻,由瞒报税务切入发难,就容易得多。

  薛殊说靖王短视,我却觉得他蛮有政治嗅觉,从他宁愿交高额赋税也不要瞒报便可见一斑。若不是我方有一个苏妲己,他的儿子又不争气,他岂会被轻易抓住把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