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们决定一定要把武将那一身粗俗习气都磨掉!

  于是文人们争相上岗。武官们就不乐意了。

  怎么能让咱们未来的接班人被你们这群酸儒洗脑了?我们也要当老师!

  武将们因为常年打仗,身体都衰败的快。因此开国初期那些传奇性的将领,如今都在京城养老,一个个本来都闲出虱子来了。

  有这么个消磨时光的好事,老将们都争相报名,愿意把自己所学倾囊相授,继续为晏朝发光发热。

  特别是家中子孙不争气的老将。

  去教书还能建立人脉,说不定以后那些学生看在自己是老师的面子上,还能帮扶一下自己不靠谱的儿孙一把呢。

  并且虽然自己教不好自己的儿孙,但说不准其他老不死教的好呢?

  因为如此原因,大家对国武监的建立都报以十二分的热情。当户部说预算的时候,朝中武将带来了自家老爷子的话,甚至愿意家中捐一部分钱,让国武监早点建立起来。

  这国武监越早建立,自家就越早获的好处啊。

  皇帝本来就不差钱,臣子们又这么积极,国武监很快就筹备起来。

  凌蔚在忙兵部的事之外,还要忙国武监建立的事,他所抄写的兵书也要填充国武监的图书馆。

  对了,他建立了图书馆制度。至于里面的书籍——他也懒得抄了,把活字印刷琢磨出来,把兵书都刊印出来。

  如果不是因为这次的事,他还真没想到活字印刷的事。

  活字印刷又引起了怎样的轰动,国子监也引进了图书馆制度什么的,他就懒得管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