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5 / 7)
黎隶忍不住笑道:“就你贫。”
黎隶本就有让太子跟着凌蔚学习户部的事的意思,只是见凌蔚太过忙碌,一直没找到机会说出来。结果凌蔚自己撞上来了。
黎隶想着,果然还是自家子侄比较贴心。
而太子本来在兵营里被黎膺操练的苦哈哈的,刚熟悉军营的生活,又被他爹打包给凌蔚做苦力。
不过介于太子和凌蔚关系好,有默契,虽说琐事多,但比在军营里对着黎膺那张冷脸,心情还是轻松得多。
因着太子给凌蔚打下手的时候没有一丝一毫的架子,对于繁杂琐事也没有一丝一毫的不耐烦,给周围见着太子“监工”而惶惶不安的其他官员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好印象。
之前有人传太子多嚣张跋扈,连东宫辅臣那么德高望重的名士都指着太子骂。虽说后来皇帝陛下想尽一切办法辟了谣。但是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了成效都没多大。
而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和太子共事,见着太子确实和传言完全不同之后,其他人才相信了,太子的性格和传言完全是两个人。
看,他这么被胡来喊去,做着普通小吏的活计,天天账本算盘不离手,却从未有过怨言,甚至比小吏的效率还高些。
而太子对凌蔚的态度自不用说,对其他人也十分平和。那种平和,是发自骨子里的平和,而不是表面上端着温文尔雅,实际上一看就知道打心底瞧不起人。
很多人表面上装的好,就以为别人看不出来。实际上人又不是傻子,看得起看不起哪能看不出来?只是那些人本来地位就高,所以看不起人也是理所当然。
但若地位高的人,真正的对人平和,那效果可不是普通屁民谦虚所能达到的。
太子的风评就这么开始好了起来。经过官员们的口口相传,谁都知道太子做事能干且为人谦和。
做事能干就是明君的条件,而为人谦和则是仁君的条件。太子不过是普普通通的打个工,之前久攻不破的谣言就这么渐渐散去了。
对凌蔚来说,这是意外之举。但是在皇帝和太子眼中,定是凌蔚早就料到此事。
↑返回顶部↑
黎隶本就有让太子跟着凌蔚学习户部的事的意思,只是见凌蔚太过忙碌,一直没找到机会说出来。结果凌蔚自己撞上来了。
黎隶想着,果然还是自家子侄比较贴心。
而太子本来在兵营里被黎膺操练的苦哈哈的,刚熟悉军营的生活,又被他爹打包给凌蔚做苦力。
不过介于太子和凌蔚关系好,有默契,虽说琐事多,但比在军营里对着黎膺那张冷脸,心情还是轻松得多。
因着太子给凌蔚打下手的时候没有一丝一毫的架子,对于繁杂琐事也没有一丝一毫的不耐烦,给周围见着太子“监工”而惶惶不安的其他官员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好印象。
之前有人传太子多嚣张跋扈,连东宫辅臣那么德高望重的名士都指着太子骂。虽说后来皇帝陛下想尽一切办法辟了谣。但是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了成效都没多大。
而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和太子共事,见着太子确实和传言完全不同之后,其他人才相信了,太子的性格和传言完全是两个人。
看,他这么被胡来喊去,做着普通小吏的活计,天天账本算盘不离手,却从未有过怨言,甚至比小吏的效率还高些。
而太子对凌蔚的态度自不用说,对其他人也十分平和。那种平和,是发自骨子里的平和,而不是表面上端着温文尔雅,实际上一看就知道打心底瞧不起人。
很多人表面上装的好,就以为别人看不出来。实际上人又不是傻子,看得起看不起哪能看不出来?只是那些人本来地位就高,所以看不起人也是理所当然。
但若地位高的人,真正的对人平和,那效果可不是普通屁民谦虚所能达到的。
太子的风评就这么开始好了起来。经过官员们的口口相传,谁都知道太子做事能干且为人谦和。
做事能干就是明君的条件,而为人谦和则是仁君的条件。太子不过是普普通通的打个工,之前久攻不破的谣言就这么渐渐散去了。
对凌蔚来说,这是意外之举。但是在皇帝和太子眼中,定是凌蔚早就料到此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