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卫太太不放心,又请正和卫三叔抚尸痛哭的卫若兰帮忙,毕竟卫若兰在御前极得意,若他去向长泰帝求情必定胜过旁人,不料卫若兰却断然拒绝,冷声道:“祖母新逝,诸事未理,侄儿才告假回来,不在灵前哭丧,挟一身晦气进宫求情成何体统?”

  卫太太浑身缟素,滴泪道:“虽说哥儿出继了,但也和老爷有骨肉之亲,老爷出事,阖府惊慌,不过请哥儿托人打点,怎么就成了不合体统。”

  卫若兰淡淡地道:“圣上英明,自有决断,从不发落无辜之人,太太尽可放心。”

  卫三叔擦了擦泪,皱眉道:“嫂子在老太太跟前为难兰哥儿作甚?大哥出了失误,又有几个罪名儿凑在一处,致使龙颜大怒,罢职削爵已成定局,再无挽回的余地。况且大哥虽被收押,却未入狱,乃是还有罪名儿没理清,等理清了自有结果。咱们正料理丧事,别说进宫了,出门都不能,大嫂子叫兰哥儿去求情,外人知道了不得说兰哥儿不孝?兰哥儿虽是先大嫂子养的,但早就出继给二哥家了,便是为大哥打点,也该源哥儿去。”

  他是没本事的人,也没依靠过卫伯,只想着日后靠着卫若兰之势一家子安安稳稳地过着富贵清闲日子,因此待卫若兰十分用心。

  不仅他如此,卫三婶也是。

  卫三婶抚了抚鬓边,接口道:“兰哥儿年纪轻,好容易才有今日的作为,大嫂子叫他进宫,朝中那一起科臣听说了不得参兰哥儿?再怎么担忧大哥哥,也不能在老太太新丧的时候出门,唯有等候消息才是正道。兰哥儿几年不在京城,才回京城一个月,他只和那些年轻的公子哥儿有来往,那些公子哥儿能做什么?趁早打消了叫兰哥儿找他舅舅的心思,大哥哥把兰哥儿过继出去,人家可是打上了门的,不落井下石已经是他们的仁义了。”

  卫太太又气又恨,心里却明白他们说得都有理,一旦旨意下来,就没有回旋的余地,只能托人打点管理此事的人,暗中减轻卫伯的罪过。她派出去的人回来说史家愿意帮忙,史鼐上书称当今以仁孝治天下,卫母仙逝,作为长子,不管卫伯身负何罪,此时此刻都该先料理母亲丧事要紧,请长泰帝网开一面,先放卫伯回家。

  朝中又有一干勋贵老臣随着说情,长泰帝倒真是网开一面了。

  没两日,在开丧破孝之时,卫大伯返家,罢职削爵不销,另外按罪判他按利归还五万两银子的欠银,并因任上失误罚款二十万两银子,等丧事办完,府邸亦需归还朝廷。

  消息传出,卫家上下和朝廷内外勋贵人等都高呼长泰帝仁厚。

  卫若兰心中了然,看似长泰帝因卫母之逝对卫大伯网开一面,其实该判的罪都落实了。卫大伯虽有失误,也结党营私,却罪不至死,亦未到抄家之重,所以罢职削爵罚款正好,由此可见长泰帝的仁厚,没有因为不喜卫大伯就强加罪名与他。

  卫若兰已经听说了,卫大伯这几年和史家走得近,所幸他没糊涂透顶,去和义忠亲王结交,倒是宁国府和义忠亲王暗中有所来往。即使如此,卫大伯也牵扯进朝廷那些皇子的争斗里去了,卫伯府钱不够花的原因就是他在元春有喜之前替三皇子做事。三皇子今年纳了皇太后娘家侄孙女为侧妃,已得皇太后的娘家支持,和皇长子在朝中的势力平分秋色。

  不止如此,锦乡侯府前头依附皇长子不得,他们家做的那事令皇长子如鲠在喉,故未重用,锦乡侯一气之下,转头替三皇子效力,找了皇长子许多烦恼,卫伯就是得了他的劝说,才在暗中投效了三皇子,要不是今年元春有喜,只怕他就劝史鼐跟着一起了。

  长泰帝正值壮年,底下皇子如此争斗,岂能容忍?早在五六月份就开始剪除这些皇子们暗中的羽翼,卫伯出事完全在卫若兰意料之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