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3 / 7)
卫若兰敛容道:“为陛下办事,微臣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微臣记得现任京营节度使黎塘原是陛下潜邸时就得用的人,料想在交接的时候不会十分为难微臣。”
长泰帝冷笑一声,道:“黎塘现今是皇长子的老丈人。”
卫若兰微惊,脸上露出一丝疑惑,今年年初宫中复又征采才能,但他记得皇长子的正妃并非黎塘之女,而是长安守备云光之女,和妙真娘家是极远的本家,偶尔有些来往,倒是和荣国府格外亲厚,怎么长泰帝却说皇长子的老丈人是黎塘?以黎塘的身份地位,必不会令女儿屈居侧室。而且,以长泰帝的性子,也不会将黎塘的女儿指给皇长子为妻。
每名皇子除正妃外,尚有左右两位侧妃和四位庶妃,一如亲王、郡王等,就是品级高于亲王侧妃和庶妃,这些侧妃和庶妃或是由帝后亲自赐予,或是皇子自己亲自向宗正府请命立某妾为侧妃,须得帝后过目方可,庶妃则随意。
卫若兰忽然想起云光之女七月下旬失足跌落荷花池溺死了,皇长子已无正妃人选。
果然,长泰帝不等卫若兰开口询问就说道:“云光之女七月份失足跌落荷花池,身边几个丫鬟婆子都不中用,没能把她救上来。过了头七,朕尚未来得及抚慰皇长子,吴贵妃就来求朕,说她相中了黎塘之女,说黎塘也甚愿意。征采才能时,宫里没留人,那些最后中选的女子或是赐婚诸皇子和宗室,或是遣送回家自聘,黎塘之女乃是后者,朕未选中她为诸皇子之妃,也是觉得此女聪明皆露在外面。听了吴贵妃之请,朕起了疑心,叫来黎塘一问,他没一口拒绝,只说万事听朕的意思,朕一听就知道他有自己的打算了。”
卫若兰恍然大悟,黎塘接任王子腾做了京营节度使,一直为长泰帝信任,怪道在此时忽然叫自己取代他,原来是黎塘生了不该有的心思。长泰帝向来谨慎,从不将自己置于险境,但他向来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此时换掉黎塘,必然也打听到了黎塘别的作为。
想完,卫若兰问道:“陛下答应了?”若是长泰帝没答应的话,就不会在自己跟前说黎塘是皇长子的老丈人。
长泰帝颔首道:“他们筹划多时,暗中来往,朕若不答应,岂不辜负了他们?”
卫若兰心头一凛,忙道:“陛下圣明,微臣一心效忠陛下,绝不会步黎大人的后尘,请陛下放心。”他深知自己得长泰帝重视之因,一是武功高,二是无异心,三是没有联络有亲的亲族、妻族,四就是除了和几个总角之交来往外,从不结党营私。
长泰帝莞尔道:“别人朕不好说,毕竟人心难测,从前效忠朕的心腹,十个里有三个都变了,其他七个也有两个正在动摇。但是你这小子是朕看着长大的,在想什么朕都清楚,朕岂会怀疑你的忠心?单凭你献给朕的那些东西朕就知道你心里没有任何渣滓。但凡有点儿野心的人,早利用那些东西自立为王扩张势力了,何必献给朕。”
卫若兰嘻嘻一笑,道:“微臣自知本事有限,不敢想那些歪心邪意,效忠诸位皇子们哪里有效忠陛下来得体面?微臣听陛下的吩咐,年纪轻轻就身居要职,和诸位皇子来往有什么好处?微臣这辈子只盼着建功立业,封妻荫子,不枉此生即可。”
长泰帝道:“若人人都像你这般纯粹,朕就不用担心那些人起异心了。放心,只要朕在一日,尔心如一,必不枉此生。”
卫若兰听了,连忙谢恩,这是长泰帝许诺于他了。
长泰帝又道:“朕无假日让你歇息了,明儿就去京郊大营和黎塘交接,好叫你心中有数儿,年后朕封你为领侍卫内大臣,总管朕身边的龙禁尉。”
↑返回顶部↑
长泰帝冷笑一声,道:“黎塘现今是皇长子的老丈人。”
卫若兰微惊,脸上露出一丝疑惑,今年年初宫中复又征采才能,但他记得皇长子的正妃并非黎塘之女,而是长安守备云光之女,和妙真娘家是极远的本家,偶尔有些来往,倒是和荣国府格外亲厚,怎么长泰帝却说皇长子的老丈人是黎塘?以黎塘的身份地位,必不会令女儿屈居侧室。而且,以长泰帝的性子,也不会将黎塘的女儿指给皇长子为妻。
每名皇子除正妃外,尚有左右两位侧妃和四位庶妃,一如亲王、郡王等,就是品级高于亲王侧妃和庶妃,这些侧妃和庶妃或是由帝后亲自赐予,或是皇子自己亲自向宗正府请命立某妾为侧妃,须得帝后过目方可,庶妃则随意。
卫若兰忽然想起云光之女七月下旬失足跌落荷花池溺死了,皇长子已无正妃人选。
果然,长泰帝不等卫若兰开口询问就说道:“云光之女七月份失足跌落荷花池,身边几个丫鬟婆子都不中用,没能把她救上来。过了头七,朕尚未来得及抚慰皇长子,吴贵妃就来求朕,说她相中了黎塘之女,说黎塘也甚愿意。征采才能时,宫里没留人,那些最后中选的女子或是赐婚诸皇子和宗室,或是遣送回家自聘,黎塘之女乃是后者,朕未选中她为诸皇子之妃,也是觉得此女聪明皆露在外面。听了吴贵妃之请,朕起了疑心,叫来黎塘一问,他没一口拒绝,只说万事听朕的意思,朕一听就知道他有自己的打算了。”
卫若兰恍然大悟,黎塘接任王子腾做了京营节度使,一直为长泰帝信任,怪道在此时忽然叫自己取代他,原来是黎塘生了不该有的心思。长泰帝向来谨慎,从不将自己置于险境,但他向来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此时换掉黎塘,必然也打听到了黎塘别的作为。
想完,卫若兰问道:“陛下答应了?”若是长泰帝没答应的话,就不会在自己跟前说黎塘是皇长子的老丈人。
长泰帝颔首道:“他们筹划多时,暗中来往,朕若不答应,岂不辜负了他们?”
卫若兰心头一凛,忙道:“陛下圣明,微臣一心效忠陛下,绝不会步黎大人的后尘,请陛下放心。”他深知自己得长泰帝重视之因,一是武功高,二是无异心,三是没有联络有亲的亲族、妻族,四就是除了和几个总角之交来往外,从不结党营私。
长泰帝莞尔道:“别人朕不好说,毕竟人心难测,从前效忠朕的心腹,十个里有三个都变了,其他七个也有两个正在动摇。但是你这小子是朕看着长大的,在想什么朕都清楚,朕岂会怀疑你的忠心?单凭你献给朕的那些东西朕就知道你心里没有任何渣滓。但凡有点儿野心的人,早利用那些东西自立为王扩张势力了,何必献给朕。”
卫若兰嘻嘻一笑,道:“微臣自知本事有限,不敢想那些歪心邪意,效忠诸位皇子们哪里有效忠陛下来得体面?微臣听陛下的吩咐,年纪轻轻就身居要职,和诸位皇子来往有什么好处?微臣这辈子只盼着建功立业,封妻荫子,不枉此生即可。”
长泰帝道:“若人人都像你这般纯粹,朕就不用担心那些人起异心了。放心,只要朕在一日,尔心如一,必不枉此生。”
卫若兰听了,连忙谢恩,这是长泰帝许诺于他了。
长泰帝又道:“朕无假日让你歇息了,明儿就去京郊大营和黎塘交接,好叫你心中有数儿,年后朕封你为领侍卫内大臣,总管朕身边的龙禁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