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6 / 7)
卫若兰嬉皮笑脸地道:“在人前遵守这条规矩,在你跟前就不必了,难道你和我计较?”
黛玉不禁一笑,啐了他一口,低头吃茶。
卫若兰复又思索起来,拿着手里的棋子在棋盘上比划,依旧难以下定决心该走哪一步,生怕自己无论走哪一步,都被黛玉堵死。
卫若兰此时才知,黛玉的棋艺竟也十分精湛,虽非国手,但远胜寻常,譬如自己。
刘嬷嬷忽然走过来,道:“宫里才传了消息出来,太上皇跟陛下提起,说上一回聘选嫔妃是好些年前的事情,如今也该征采才能,况且诸皇子皆已长成,除前头几个大皇子外,下面的皇子也都到成婚的年纪了,故降下不世出的隆恩,凡仕宦名家之女,皆可将名单送往礼部,以备聘选。娘娘打发人跟奶奶说一声,怕是明后两天旨意就下来了,叫奶奶少出门,免得有人想着奶奶和娘娘亲厚,来走奶奶的门路。”
黛玉站着听完,和卫若兰面面相觑,正值王夫人给探春说人家的时候,到底是巧,还是不巧?按那书稿中,竟似没有发生此事,不然定会提起。
第095章
世事变幻无常,眼前之事早和书稿内容大相径庭了,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亦不觉奇怪,卫若兰和黛玉夫妻二人得了皇后命人送来的消息,商量一番,原打算去铁网山小庙上香,二人在庙前初见,对那里自有别样情怀,但想到新婚尚未满月,不能空房,只得放弃这一想法。
黛玉幼时多病多灾,好容易才调理得和常人一样,亦不肯托病,觉得不吉利,而且托病在家,旁人听说,少不得借探病之名登门拜访。
因此,夫妻二人唯有不出门,在家整理东西。
卫若兰婚假犹在,尚未进宫当差,又无任命文书或者旨意下达,虽已定下今年必定赴任平安州,却因新婚,不知几时启程,但要紧东西先料理出来,不至于到了跟前忙碌。
这些东西又不能是眼前正在用的,须得用心甄选。
妆奁衣裳首饰等家常东西就不必说了,必然都得收拾带上,到平安州买的东西未必中用,除了家常穿戴所用之物,其他都能先收拾出来装在箱子里头。陪嫁的书籍和卫若兰收藏的书籍也得带上,黛玉别的都可不要,最离不得的就是这些书。田庄商铺家宅等自有管事下人留下看管,每年查账即可。然后,只带一套黛玉祖母留下的黄花梨木家具并各样陈设古玩银钱等,下剩的家具除了新房里已铺设之物,余者都锁在库房里。
不带的东西一一归置于库房后,黛玉又和卫若兰商量着拟定届时带上任的仆从人名,自己陪嫁的除了林涛夫妇仍留在老宅,黛玉另外有事安排给他们,其余人等自然都跟去,卫家的仆从都按卫若兰之意安排或走或留。
如此一来,夫妻二人竟忙碌了两三天才整理妥当。
↑返回顶部↑
黛玉不禁一笑,啐了他一口,低头吃茶。
卫若兰复又思索起来,拿着手里的棋子在棋盘上比划,依旧难以下定决心该走哪一步,生怕自己无论走哪一步,都被黛玉堵死。
卫若兰此时才知,黛玉的棋艺竟也十分精湛,虽非国手,但远胜寻常,譬如自己。
刘嬷嬷忽然走过来,道:“宫里才传了消息出来,太上皇跟陛下提起,说上一回聘选嫔妃是好些年前的事情,如今也该征采才能,况且诸皇子皆已长成,除前头几个大皇子外,下面的皇子也都到成婚的年纪了,故降下不世出的隆恩,凡仕宦名家之女,皆可将名单送往礼部,以备聘选。娘娘打发人跟奶奶说一声,怕是明后两天旨意就下来了,叫奶奶少出门,免得有人想着奶奶和娘娘亲厚,来走奶奶的门路。”
黛玉站着听完,和卫若兰面面相觑,正值王夫人给探春说人家的时候,到底是巧,还是不巧?按那书稿中,竟似没有发生此事,不然定会提起。
第095章
世事变幻无常,眼前之事早和书稿内容大相径庭了,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亦不觉奇怪,卫若兰和黛玉夫妻二人得了皇后命人送来的消息,商量一番,原打算去铁网山小庙上香,二人在庙前初见,对那里自有别样情怀,但想到新婚尚未满月,不能空房,只得放弃这一想法。
黛玉幼时多病多灾,好容易才调理得和常人一样,亦不肯托病,觉得不吉利,而且托病在家,旁人听说,少不得借探病之名登门拜访。
因此,夫妻二人唯有不出门,在家整理东西。
卫若兰婚假犹在,尚未进宫当差,又无任命文书或者旨意下达,虽已定下今年必定赴任平安州,却因新婚,不知几时启程,但要紧东西先料理出来,不至于到了跟前忙碌。
这些东西又不能是眼前正在用的,须得用心甄选。
妆奁衣裳首饰等家常东西就不必说了,必然都得收拾带上,到平安州买的东西未必中用,除了家常穿戴所用之物,其他都能先收拾出来装在箱子里头。陪嫁的书籍和卫若兰收藏的书籍也得带上,黛玉别的都可不要,最离不得的就是这些书。田庄商铺家宅等自有管事下人留下看管,每年查账即可。然后,只带一套黛玉祖母留下的黄花梨木家具并各样陈设古玩银钱等,下剩的家具除了新房里已铺设之物,余者都锁在库房里。
不带的东西一一归置于库房后,黛玉又和卫若兰商量着拟定届时带上任的仆从人名,自己陪嫁的除了林涛夫妇仍留在老宅,黛玉另外有事安排给他们,其余人等自然都跟去,卫家的仆从都按卫若兰之意安排或走或留。
如此一来,夫妻二人竟忙碌了两三天才整理妥当。
↑返回顶部↑